健康養身★天氣轉熱是否降低新冠病毒活性? 張上淳:不可大意

天氣轉熱是否降低新冠病毒活性? 張上淳:不可大意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天氣轉熱,連續數日全台最高溫超過30度,新冠肺炎病毒有沒有可能因氣候減低活性,各界都在期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提醒,新加坡季節分野不明顯,仍然有流感疫情,因此新冠病毒仍要觀察。指揮中心持續強調,民眾要習慣改變生活,口罩、社交距離、勤洗手不得放鬆。


氣溫影響新冠病毒活性? 張上淳:暫時還是謹慎一些


張上淳表示,從新冠肺炎疫情開始至今,氣溫就一直是討論話題,參考流行性呼吸道疾病,在冬天較容易散布夏天比較和緩,在溫帶地區很明顯,但熱帶地區就不明顯。像新加坡雖然位處熱帶地區,仍然會有流感疫情,新冠肺炎病毒是全新疾病,目前了解仍然不多,因此不可以太大意,暫時還是謹慎一些。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現在希望從政策面防疫,能夠退回到個人防線,沒有太多要求但民眾一定要確實,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部分場所入口能保持量體溫,落實登記實名制,應該就不會有第2波流行。


陳時中提西班牙大流感 健康習慣能抑制疫情擴散


陳時中提到1918年「西班牙流感」在全世界蔓延當時,美國費城原本防疫管制比較鬆,因此竄升死亡率,後來因群體免疫讓疫情下降,但聖路易斯城雖然有一波上升,但靠著個人健康習慣養成,就算社區有零星個案出現,也不容易有第2波疫情,目前不會期待台灣天天零確診,但把傳播鏈切開就不會大規模流行。


天氣轉熱是否降低新冠病毒活性? 張上淳:不可大意

▲陳時中舉例1918年「西班牙流感」美國費城與聖路易斯城疫情,聖路易斯城用衛生習慣降低了疫情爆發。(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防疫政策何時鬆綁? 陳時中:需觀察防疫習慣好不好


陳時中強調,防疫政策是鬆是緊,什麼樣活動可以開放,有時必須看民眾自己能否維持良好衛生習慣,加上活動具辦單位能力夠不夠,同時地方政府也有管理責任,相關警力是否能配合,相關宣傳人力足不足夠,如果相關事項都能做好,能夠開放的活動也就越多,例如計畫開放的職棒比賽,就能有更多人可以入場。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 包含運動賽事、文藝活動、餐飲業等,之前就已經在開始討論,將會彙整各團體與機關資料,在彙整給地方政府,讓地方政府可以表達意見,在逐步做處理,例如中華職棒按照聯盟初步規劃,計畫每場會有500人在場內,扣除球員、裁判、教練等,預計可以開放250名觀眾入場。


外出習慣要改變 不要再去人擠人


陳時中持續說明,目前邊境管制會持續,讓台灣新冠疫情可以更穩定,會持續監控民眾防疫措施有沒有落實,改變原有習慣,例如台灣民眾喜歡去人多的地方,希望未來能夠改變,如果天氣熱戴口罩比較辛苦,就不要去人擠人,可以改去比較空曠的地方,相關措施能夠做的越好,開放速度也就會加快。


更多NOW健康報導
身陷火場如何逃出「生」路? 打火哥教你火災求生術
新冠疫苗牛津大學宣稱9月問世 台灣直追最快明年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30歲的蔡小姐事美甲工作數年,透過她的巧手,客人的指甲總能煥然一新、變得粉彩晶亮,她參加全國性指甲彩繪比賽,也屢獲大獎。但蔡小姐半年來總是覺得一直想尿尿,一天上廁所次數高達20至30次,晚上也要起來4、5次。就連幫客人彩繪時,也頻頻向客人說對不起,暫時離開去廁所。雖然想憋尿...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南報導】60歲A先生先前有一些下泌尿道症狀,如頻尿、解尿解不乾淨、用力解尿以及尿流速極慢。突然有天長達8小時都沒有解尿,而且膀胱越來越脹,導致坐立不安,最後跑到奇美醫學中心急診掛號。急診診斷為急性尿滯留,A先生只好暫時放置尿管來緩解漲尿感。 之後A先生至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臨床上,一名62歲男子,兩個星期前就發現右眼眼前感覺有蚊子在飛,且視野下半部也呈現一片黑,起初以為是疲勞導致,不以為意,幾天後與友人打網球時,右眼突然看不見,緊急就醫檢查,確診為眼視網膜剝離,所幸經緊急手術修補,目前男子已順利出院返家。視網膜剝離 5高危險族群要注意視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每個人都想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為自己健康奠定基礎,但現代人生活忙碌,加上應酬、宵夜等習慣,不僅傷身,更使身體生理時鐘因此大亂。根據《用生理時鐘,養出好健康》一書中分享,健康從養成好習慣開始,好習慣還會帶來更多好習慣,而養成好習慣一點也不難,關鍵就在於「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