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天熱愛灌啤酒一杯杯「呼乾啦」? 暗藏兩大健康風險不輸烈酒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熱啤酒一杯接著一杯「呼乾啦」,背後暗藏的健康危機其實很可怕!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提醒,大量飲用啤酒不但容易增加肥胖的機率,且一般人印象中酒精濃度不過4到5%,不容易讓人感到酒醉的啤酒,很容易喝太過量,進入體內的酒精可能也不輸於烈酒。

啤酒暗藏驚人的熱量,潘富子指出,一瓶罐裝330ml啤酒,熱量約120大卡,相當於半碗白飯的熱量,長期大量喝啤酒不但會造成肥胖問題,還會使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TG)上升造成高血脂問題,導致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上升。

尤其,門診觀察發現,台灣民眾喝啤酒往往同時習慣會再搭配燒烤、鹽酥雞或其它重口味的下酒菜,吃下肚的熱量可就不只有啤酒包裝上的標示,增加肥胖的機率。

潘富子說,人體體內未被消耗掉的熱量部分會轉變成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肝臟或脂肪細胞中,作為備用能量,攝取的熱量過多,會使得三酸甘油酯增加,三酸甘油酯是構成皮下脂肪的主要成分,也會使得內臟脂肪增加,導致肥胖、脂肪肝或動脈硬化等疾病。

另一方面,長期過量飲用啤酒,也別小看酒精對肝臟的傷害。因為酒精進入人體後,需要靠肝臟代謝,若經常大量喝啤酒,也容易導致酒精性肝炎,症狀難以察覺,若未加以控制,後續可能導致走向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肝癌三部曲」。

潘富子強調,國健署也曾指出喝酒會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容易引發口腔癌、鼻咽癌、食道癌、肝癌、乳癌等。更指出即便是少量飲酒,罹患癌症的機會也比不喝酒的人高出1.26倍;過量飲酒罹患癌症的機率甚至是高達5.13倍。

照片來源: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40多歲台女獨自赴日工作 「流鼻水就醫服藥」返台確診新冠肺炎!

加利口罩換貨到11日為止 還有1廠商有詭?指揮中心將求償「換貨費」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醫護人員防疫獎勵金跑哪去了?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今(15)日發出聲明,再度代表基層醫護人員向衛福部討錢來了,因衛福部承諾的「7月上旬」會撥款的1到3月份的「醫護人員及感控人員津貼」,截至今日,包括台大、北榮、新光、萬芳、國泰醫院的醫師皆尚未領到。...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巧克力、餅乾甚至特殊風味汽水,不少民眾愛出國掃貨,甚至當起「單幫客」幫忙代購在台灣買不到的商品,未來不准買超重了!食藥署今(15)日預告修訂免申請輸入查驗的條件草案,其中就鎖定民眾自行攜帶或網購、國際郵包回台的一般食品設限,要求每日...

閱讀詳情 »

▲(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人家出現聽力困擾,千萬別認為是老化自然現象,醫師警告,未即時配戴助聽器,一旦錯失黃金矯正時期,嚴重到重度聽力障礙時再行配戴,即使聽到聲音,也可能因大腦長久未接收聲音刺激而退化,喪失語言辨識能力,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根據統計,全台灣65歲以...

閱讀詳情 »

談到「痛風」,多數人的直覺都會想到「大魚大肉、吃太好、常喝酒」,但你有想過其實可能是藥物所造成的嗎?微笑藥師藥局廖偉呈藥師表示,部分藥物的確可能引起血中尿酸值快速上升而促使急性痛風發作,因此,若有高尿酸問題或有痛風病史者,在領藥、用藥前不妨主動告知個人痛風病史,以避免因用藥治病而誘發痛風問題喔!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