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天熱易頭重倦怠 中醫「生脈飲」緩解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天熱易頭重倦怠 中醫「生脈飲」緩解

「大暑」節氣將到來,氣溫屢創高溫,容易發生中暑或是熱感冒。暑邪有3個特點:(1)暑性炎熱,出現身熱、煩渴、汗多、小便短赤、脈洪數等火熱炎盛症狀;(2)暑性升散,易傷津耗氣。常見多汗、心煩、口渴、疲累、小便少等氣津兩傷的症候;(3)暑多挾濕,於暑熱見證同時,可見四肢困倦、食欲不振、胸悶、泛噁、大便溏膩、舌苔厚等症。

台灣常見暑濕感冒 輕微發熱、頭重倦怠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吳宛容說明,「中暑」指因高溫引起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熱感冒」則是夏季感冒,往往是從高溫悶熱的室外進入到冷氣房內或暴食冷飲引起,中醫觀點認為,熱感冒又因病因、病機是否夾濕,分為「暑熱感冒」和「暑濕感冒」兩類。

台灣夏天濕氣重,較容易造成暑濕感冒。暑濕感冒症狀有輕微發熱、頭重倦怠、胸悶欲嘔、大便黏膩、咳嗽痰黏,鼻流濁涕等,若屬這類型的感冒,通常病程較長,大多需數日治療才能痊癒,常用清暑祛濕,健脾益胃方法治療。

「生脈飲」益氣生津 三味藥熱水沖即飲

用藥可選擇中藥方劑如新加香薷飲、藿香正氣散或清暑益氣湯等。治療可食、藥結合。建議暑濕感冒的患者平時多吃一些祛暑利濕的食物,如銀耳蓮子湯、綠豆薏仁湯等,飲食宜清淡、多休息。

吳宛容醫師提醒,容易中暑或熱感冒的民眾,夏天可以多飲用「生脈飲」來益氣生津,斂陰止汗。生脈飲的成份很單純,就只有三味藥:人參、麥冬、五味子。人參可補元氣,麥冬滋陰潤燥,五味子收斂止汗且酸味可生津,三者搭配保持元氣、生津止渴。生脈飲材料如下:

  • 藥材:西洋參3-5片、麥冬3錢,五味子1.5錢。
  • 水量:以熱水500~800c.c.沖泡後即可飲用。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統計,我國成年人,高達八成以上,每日攝取的蔬果量,低於建議蔬果攝取量,顯示國人飲食習慣極為偏差,而多吃蔬果,對於身體究竟能帶來多大的幫助,英國近日就有最新的研究指出,多吃水果好處多,包括能降低血壓、降低一生整體死亡率、降低心臟病及中風死亡率,好處皆洋洋灑灑一一列...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中秋節只剩幾天就要到來,但在關心自己體重的同時,牙齒,似乎也必須納入中秋節最重要關切名單之一!因為根據統計資料顯示,中秋節過後,牙醫門診的病患竟多了一成五,其中,中秋節的所有食物,幾乎都和蛀牙二字扯上關係,包括酸性食物的柚子,與黏牙食物的月餅等等,若牙齒本來已經不太...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65歲的何先生,有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病史,但近一年來開始出現頭暈及健忘情形,常常出了門忘記帶鑰匙,經過輾轉求診檢查後,發現右側內頸動脈有80%嚴重狹窄,但尚未出現中風現象。 後來,在醫院的建議,接受了頸動脈的支架擴張置放術合併積極的藥物治療,頭暈顯著改善,認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中秋佳節是全家團聚、賞月、吃月餅的好時光,但多數民眾都因沉浸在這歡樂氣氛下,開始大吃大喝,尤其是烤肉,若一不小心,就會將許多致癌物質吃下肚。 對此,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蘇裕傑醫師表示,魚、肉類經燒烤後會產生亞硝酸胺、異環胺,不僅讓痛風病人尿酸升高,同時還會提高致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