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天生凹胸國三男 微創手術助挺胸

天生凹胸國三男 微創手術助挺胸

台灣一名居住在台北市現年15歲的國三生林凱森,罹患先天性漏斗胸,隨著年紀增長胸部出現凹陷症狀,近幾年因為害怕別人投以異樣眼光,都不敢脫上衣游泳,直到2014年與家人同遊巴里島時,母親才留意到兒子的胸型與一般人不同,趕緊帶他就醫,經納氏微創手術矯正後,才揮別凹胸帶來的自卑。

治療該病患的台灣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任程建博說,該病例是右胸第二根肋骨到第六根肋骨凹陷十分明顯,如果不治療很可能會壓迫到肺部,因此決定以納氏微創手術替其進行矯正,放置三支矯正板,把凹陷的胸腔挺起來。

程建博說,過去漏斗胸僅能進行傳統手術,傷口約20公分左右,並且需要切斷肋骨,手術時間約3-6小時,恢復期較長,對心肺功能改善也有限。目前採取的納氏手術,傷口小僅在胸部左、右兩側各開2-3公分,大幅降低出血量,手術時間只需約1小時多。

漏斗胸矯正手術主要是解除病人心肺壓迫問題,過去主要針對胸部中、下方凹陷部位進行手術矯正,而上胸凹陷主要是外觀問題以及臨床經驗的顧慮,較少矯正。

程建博表示,漏斗胸是最常見的胸廓畸形,屬於先天性疾病,非遺傳所致,男女比例約4:1,發生率約千分之一到八,新生兒發生率平均三至四百分之一;發生主要原因是前胸壁的助軟骨生長太快,造成擠壓效應,使前胸骨向內凹陷。症狀多出現在10歲之後,包括:胸悶、心悸、影響運動耐受力等,隨著年齡增長症狀越明顯,嚴重時可能會發生突然暈倒的現象。

程建博自2005年4月至2014年12月共完成646例漏斗胸矯正手術。他說,漏斗胸手術矯正的效果,可能因病患年齡、凹陷度、骨骼硬度而有差異,因此除非孩童時期有嚴重凹陷情形,需要及早矯正,一般病患適合的矯正年齡建議在12至20歲左右。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可惜!連續「加零」紀錄在第13天止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 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案441為30多歲男性,今年1月下旬赴墨西哥工作,昨日返國,在墨西哥期間就有發燒、咳嗽等症狀,入境時主動告知,隨...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軍敦睦艦隊磐石艦爆發新冠肺炎群聚,多達36人確診,外界關注艦上傳染途徑究竟為何?全艦的血清抗體檢驗結果扮演解讀的重要關鍵,儘管最終報告仍未出爐,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1)日證實,艦上還有8人檢驗抗體陽性,指揮中...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冠肺炎病例,案441為30多歲男性,今年1月下旬赴墨西哥工作,昨日返國。值得注意的是,案441曾在5月5日在墨西哥檢驗抗體為陰性,並進行PCR喉頭拭子檢驗,沒想到卻在回國之後才收到PCR陽性的報...

閱讀詳情 »

【台北訊】公共電視將於5月22日本週五晚間十點首播紀錄片《風能啟示錄》(Big Wind)。近年風力發電大行其道,看似為解救全球暖化的良方,但居住在發電機旁的居民,卻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危害。加拿大安大略省計劃在鄉間興建六萬八千座產業規模的風力發電機(以下簡稱風機)。然而,在享受綠色能源帶來的效益之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