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太可怕了!以後誰還敢這樣亂吃晚餐??

太可怕了!以後誰還敢這樣亂吃晚餐??

晚餐四分之一是維持生命,四分之三是維持醫生的生計。標準是:第二天起床沒有飢餓感,請把晚飯減少一半。

千萬不要以為隨便進食晚餐無關緊要,國內外專家研究發現,很多疾病發生的原因之一,來自晚上不良的飲食習慣。晚餐吃錯了,小心疾病上身哦。


☆晚餐與肥胖:
90 %的胖子緣於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加上晚上活動量小,熱量消耗少,多餘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肥胖就自然形成。

☆晚餐與糖尿病:
長期晚餐過飽,經常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很容易造成胰島素負擔加重,加速老化,進而誘發糖尿病;並且晚餐吃太多,吃太好,造成的肥胖也是會引發糖尿病。

☆晚餐與腸癌:
晚餐若吃過飽,蛋白質食物無法完全被消化,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產生有毒物質;加上活動量小及進入睡眠狀態中,使得腸壁蠕動慢,延長有毒物質停留在腸道內的時間,增加大腸癌發病率。

☆晚餐與尿結石:
人的排鈣尖峰期在餐後的4 5小時,若晚餐太晚吃,當排鈣尖峰期到來時,通常已進入睡眠中,於是尿液滯留在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致使尿中鈣不斷增加,容易沉積下來形成小晶體,長期下來就擴大形成結石。

☆晚餐與高血脂症:
晚餐若採高蛋白,高油脂,高熱量進食方式,會刺激肝臟製造低密和極低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酯也容易上升,造成高血脂症。

☆晚餐與高血壓:
晚餐內容若偏葷食,加上睡眠時的血流速度減緩,大量血脂就會沉積在血管壁上,進而引起細小動脈更收縮,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容易讓血壓猛然上升,也加速全身小動脈的硬化。

☆晚餐與動脈硬化與心髒病:
晚餐的飲食若偏高油脂,高熱量可引起膽固醇增高,並在動脈壁堆積起來,成為誘發動脈硬化和心髒病的一大原因。此外,動脈硬化形成的另一主因,是鈣質沉積在血管內,因此晚餐的盛食,美食,飽食及太晚吃晚飯都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其中原因。

☆晚餐與脂肪肝:
晚餐若吃太好,吃太飽,血糖和脂肪酸的濃度會加速脂肪的合成,加上晚間活動量小,也加速脂肪的轉化,造成脂肪肝。

☆晚餐與急性胰腺炎:

 
晚餐若暴飲暴食,加上飲酒,容易誘發急性胰臟炎,甚至使人在睡眠中休克,猝死。

☆晚餐與腦部退化:
若長期晚餐吃太飽,睡覺時胃腸及附近的的肝,膽,胰臟等器官仍在運作中,使腦部不能休息,並且腦部的血液供應也會不足,進而影響腦細胞的正常代謝,加速腦部老化。青壯年時期經常飽食的美食家,在年老後有五分之一機率會罹患失智症。

☆晚餐與睡眠品質:
晚餐的盛食,飽食,必然造成胃腸,肝,膽,胰臟在睡眠時仍不斷工作且傳訊息給大腦,使大腦處於興奮狀態中,造成多夢,失眠等,長期下來還會引發神經衰弱等疾病。

吃好晚餐向健康看齊,5個建議健康吃晚餐的方法,讓你的晚餐吃得更健康。

1、晚餐吃少,定量為好,不暴飲暴食。
2、晚餐時間在6、 7點最有益健康。
3、晚餐要多吃素食,少吃葷食。
4、晚上少吃高油,高脂肪,高熱量,高鈣,脹氣食物。
5、育中的孩子可以適當的多加一餐。

相關推薦

影音中心/吳靜宜報導心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負責了全身的血液循環,若沒有好好保養,很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甚至有些患者是先天性心臟病,治療起來更是耗盡金錢與心力。擅長分享生活中小知識的網紅啾啾鞋,分享了史上第一個成功商業化的人工心臟,這顆心臟由義大利患者買下,總價為20萬歐元,大約660萬元新台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國內COVID-19公費疫苗接種迄今已逾800萬人次,因應部分民眾有出國需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5日表示,民眾如要申請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可以前往國內32家旅遊醫學合約醫院來申請。有出國需求民眾 前往旅遊門診申請因應部分民眾出國之疫苗接種證明需求,指揮中心建議民眾先行確...

閱讀詳情 »

2021.08.06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8月6日為止,已經有794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食藥署在《藥物食品安全周報》提到,許多民眾戴隱形眼鏡時,經常會覺得眼睛乾澀不舒服,想要點眼藥水或人工淚液來滋潤,但又聽說戴隱形眼鏡時不能點眼藥水,否則會造成眼睛受傷壞死,這是真的嗎? 眼藥水多有防腐劑壓制微生物生長 最好摘隱形眼鏡才能點 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