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太可怕!99%人不知道身體陷入「浮腫」危機!千萬要學會消滅浮腫的「這三招」!否則後患無窮!

太可怕!99 人不知道身體陷入「浮腫」危機!千萬要學會消滅浮腫的「這三招」!否則後患無窮!

 翻攝自中國娛樂網康知

 

  根據日本網站報導,對於減肥的人來說,最難對付的便是浮腫。如果能夠消除浮腫,不但能減輕體重,還能養成易瘦的體質。

 

  日本順天堂大學小林教授表示:「浮腫與體內血液的流動有著密切的關係,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興奮的人比較不會浮腫,屬於易瘦體質。

 

 

  那麼,如何改變我們自己的體質,讓我們遠離浮腫呢?方法其實非常簡單!!

 

 

 

  1.正確的走路姿勢有助於消除浮腫

  實際上只要保持正確的走路姿勢,就對調整自律神經的平衡有所幫助。那麼正確的走路姿勢又應該注意什麼呢?第一、走路時應挺直背。先將背成一條直線,然後自然地深呼吸。第二、走路要有一定的節奏。不需要大弧度擺動手腳。第三、走路時應抬頭向前看。低頭弓背是很不好的習慣。第四、規定一段時間走路。 如果還不習慣正確的走路姿勢的話,就先集中走上個20分鐘吧。

  如果平時走路能做到以上四點的話,就可以有效地改善浮啦。

 

 

  2.「細嚼慢嚥」能夠防止浮腫

  忙得不可開交時,總是會不經意加快吃飯速度。但是吃飯過急會導致自律神經的平衡被破壞,血液流動停滯。原本應該供給給全身細胞的營養素因為血液流動的停滯,便慢慢地流向皮下脂肪以及內臟脂肪,最終堆積起來。

  細嚼慢嚥的話,表情肌因為運動而變得鬆弛,從而刺激了副交感神經。

 

 

  3.做深呼吸,防止焦急心情

  焦躁不安、憤怒、嫉妒等消極情緒也是使自律神經平衡破壞的最大元兇。比如,感覺到時間緊迫而焦躁不安時,身體內的交感神經是處於過於興奮的狀態,從而使血液流動開始惡化。

  如果感覺到消極情緒湧上心頭的時候,建議做一吸二呼」的深呼吸。一吸是指用3至4秒吸氣,二呼則是用6至8秒慢慢地呼出。

 

  如果能做到“感到焦躁不安時,就做深呼吸”的話,在任何時候都能冷靜地判斷。此外,還能防止捲入不必要的麻煩裡。

 

  夏天的空調冷氣以及氣壓變化等,都可能誘發浮腫。我們可以通過判斷是否對血液流動、自律神經調整有好處的方法來消除浮腫。用以上的例子舉一反三,實現變成易瘦的體質吧。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境外移入多1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案1008為來台工作的荷蘭籍20多歲男性,檢疫期滿後曾自費採檢過一次為陰性才開始工作,沒想到時隔近1個月後,預計返回荷蘭前再次自費採檢卻檢出陽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發燒入境被攔,竟是今年首例的屈公病確定病例!疾管署今(23)日公布國內出現今年首例境外移入屈公病確定病例,該名印尼籍20多歲男性,3月16日來台工作,在機場因為發燒被攔檢通報,經登革熱NS1快篩陰性後,送至醫院就醫及採檢COVID-19,最後血清檢出屈公病毒陽性確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大賣場進口水果出包!食藥署今(23)日公布最新一波邊境檢驗不合格名單,赫見美式大賣場「好市多」從美國進口「美國珍蜜蘋果」檢出農藥殘留含量不符規定也在列;另外,還有業者自日本進口的「太刀魚」竟檢出有致癌、基因突變風險的還原型孔雀綠,在國內是禁藥,不合格產品全數依法退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檳榔會致癌,但為什麼還要嘗試第一口呢?國健署今(23)日公布調查結果顯示,國內曾嚼檳榔者第一次嚼檳榔的主要原因排行榜上,第一名竟然只是為了「好奇」,其次則是為了「交朋友」。國健署強調,檳榔在台灣是常見的交際物品之一,卻也是最可怕的健康殺手。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