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太陽中毒症狀及治療方式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熱、熱、熱!!現在的天氣只有一種感覺,那就是身體快被烤乾了。據研究人員報告,2020年有50%至75%的可能性會破2016年歷史最熱紀錄,成為自測量開始以來最熱的一年。豔陽高照,即使盡了最大努力使用帽子、太陽眼鏡和防曬乳來遮陽,但仍存在著曬傷的風險,有些人可能還會出現輕度脫水、體力衰竭甚至是中暑等現象。嚴重的曬傷會導致極度疼痛、發紅、起水泡或類似感冒等症狀,使得嚴重曬傷有個綽號 : 太陽中毒(sun poisoning)。

不過,紐約大學朗格尼健康中心皮膚科醫學博士瑪麗·L·史蒂文森(Mary L.Stevenson)解釋說,太陽中毒實際上與毒藥完全無關,而是門外漢對非常嚴重曬傷的稱呼。無論是稱之為嚴重曬傷還是太陽中毒,我們都需要知道該如何保護皮膚和治療曬傷。

史蒂文森博士告訴《健康》雜誌,太陽中毒是一種看起來特別痛苦的曬傷,它有一些常見的曬傷症狀,例如皮膚發紅、起泡和疼痛,但是嚴​​重的曬傷也會導致患處腫脹或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例如頭痛、發燒或噁心。史蒂文森博士說,有潛在免疫失調或皮膚病的人可能還會經歷光照性皮炎或是皮疹,這些都是皮膚日曬後的異常反應。

太陽中毒症狀及治療方式

美國皮膚科學院建議,只要一發現皮膚曬傷了,無論嚴重與否,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遠離陽光照射。接著,評估皮膚曬傷的程度,若是超級嚴重的水泡或脫水症狀就需要請醫生檢查、評估和治療。至於較溫和的曬傷則可以在家中處理即可,先來個涼水淋浴或是冷敷,以減輕疼痛並降低灼傷皮膚的溫度。史蒂文森博士說,100%純蘆薈凝膠具有絕佳的修復效果,可以緩解疼痛 ; 冷牛奶敷布也可以緩解疼痛,因為牛奶中的脂質可以舒緩皮膚。此外,要多喝水,因為曬傷和陽光中毒會導致脫水。史蒂文森博士說 :「長時間待在陽光的關鍵就是補充水分。」

該如何預防太陽中毒呢? 只需要遵循標準的防曬技巧即可避免這種情況。首先,請使用SPF為30或更高的防曬乳塗抹在裸露的皮膚上(別忘了頭皮和耳朵),保護皮膚避免UVA和UVB的傷害。史蒂文森博士強調使用量要足夠,並且每兩小時重新塗抹一次。另外,可以考慮穿著含UPF(衣服的防曬係數)的防曬衣,並避開紫外線最強的時段待在陽光下,通常是上午10點至下午4點之間。

Reference

The Sun Poisoning Symptoms You Should Know—and How to Treat Them

相關推薦

▲ 透過幹細胞治療,讓死亡率高過癌症的「菜瓜布肺」有望逆轉修復。(照/陽明大學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死亡率高過癌症的「特發性肺纖維化(IPF)」,在台灣,有個「菜瓜布肺」的別名,過去確診之後的平均存活期不到一年,但陽明大學與台北榮總、高雄榮總合作的最新研究則帶來治療曙光,研究團隊利...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算算日子,天氣早該由熱轉涼了,但是近期依舊高溫曬人,發生熱傷害的警報仍未解除,不少人為了防曬、涼爽一下,往往會選購市售的防曬產品或涼感衣等,但防曬、降溫係數到底怎麼看?國健署就提醒有幾大重點得一次看清楚。 首先得搞懂紫外線,國健署...

閱讀詳情 »

中秋佳節將近,又是家戶烤肉的旺季,但網路盛傳「香腸與養樂多一起吃容易致癌」,真的是這樣嗎?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香腸為了防腐保存需求,通常會添加亞硝酸鹽及硝酸鹽等成分,只要添加物合乎食藥署規範之內,適量食用並不會造成健康危害;但廖營養師也提醒,日常飲食建議選擇原食材而非食品,減...

閱讀詳情 »

▲疾管署「恙蟲病快速抗體檢驗試劑」成功取得專利。(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恙蟲病堪稱「致命蟲咬」,因為感染者如果沒有適當治療,死亡率最高可以達到6成,在台灣,每年確定病例數最多可以衝上500例,疾管署病媒病毒及立克次體實驗室就在耗時3年之後,成功研發「恙蟲病快速抗體檢驗試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