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太驚人!吃1顆肉粽要跑73分鐘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太驚人!吃1顆肉粽要跑73分鐘

端午佳節粽飄香,粽子熱量高,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的患者也可以吃粽子嗎?營養師指出,只要謹記適量攝取,且把握三低(低糖、低鹽、低油)、一高(高纖)與均衡飲食的五大原則,仍可和家人健康吃粽。 

端午節健康吃粽 把握5大原則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營養師黃琳惠表示,依照粽子大小、做法、餡料等不同,熱量會有所差異。傳統肉粽常使用五花肉,避免口感乾柴,糯米也經過大量油脂拌炒,一顆熱量約500-600大卡,若需消耗,60公斤者須慢跑73分鐘;而甜粽內餡也加入大量油脂及砂糖拌炒,一顆豆沙粽的熱量380大卡,若需消耗,60公斤者須慢跑46分鐘。吳婉瑜營養師提出健康吃粽五大原則: 

  1. 減少熱量

若是購買連鎖通路販售的粽子,可先檢視包裝上營養標示,挑選熱量較低或體積較小的粽子。 

  1. 慎選食材

(1)建議挑選添加全穀雜糧的粽子,如薏仁、燕麥、糙米等,可增加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攝取。

(2)餡料可選擇菇類、竹筍等富含纖維素的天然食材。

(3)高血壓、高膽固醇或心血管疾病患者,應減少食用飽和脂肪及膽固醇較高的鹹蛋黃、五花肉,可用禽肉或瘦肉取代五花肉、以栗子取代鹹蛋黃,減少飽和脂肪及膽固醇的攝取。 

  1. 替代正餐

一天最多一顆粽子做為正餐,不當點心食用。糯米是主食類,餡料中的油脂和沾料用糖也是造成熱量攝取過多的來源,避免食用過量引起肥胖,購買時也應適量,避免浪費。 

  1. 搭配蔬果

建議吃粽子時,可搭配1-2盤青菜,水果約棒球大,奇異果、鳳梨、木瓜都可助消化,以達到天天五蔬果的建議量,除了補充營養素、纖維素及維生素,還可以增加飽足感、促進腸胃蠕動。 

  1. 少用沾醬

吃粽子時常搭配甜辣醬、醬油膏、番茄醬等,醬料因鈉含量高,過量可能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風險;吃鹼(甜)粽時喜歡沾的砂糖或果糖,雖然可以增添風味,卻容易吃進過多的熱量,增加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等風險,建議吃粽子時以原味為主,或是以代糖取代砂糖。 

端午節在和家人快樂享用美食之際,其實只要注意以上撇步和細節,仍然可以享用美味的粽子,但不要忘了和家人飽餐一頓後也一同出門散步運動。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照/國健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今(2)日公布最新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透露新發癌症人數一年增加5852人,以及癌症時鐘快轉16秒(每4分鐘42秒就有1人罹癌),兩大恐怖新高警訊,值得注意的是,發生人數增加最多的2種癌症分別為女性乳癌及大腸癌,國健署認為禍首是人口老化加...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今(2)日公布最新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敲響新發癌症人數、癌症時鐘雙破史上新高紀錄的警鐘。不過,報告也有好消息,因為國人十大癌症的整體標準化死亡率已經連續第7年下降,罹癌不一定代表死亡,癌症篩檢有效發現異常情形扮演著關鍵保...

閱讀詳情 »

▲(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貪嘴痛風發作,店家打烊了人還走不動!一名34歲男子,平時愛喝手搖飲料又嗜吃海鮮,日前和友人聚餐時,一口氣狂嗑了20隻蝦,原本準備結帳離開,沒想到竟突然感到雙腳一陣劇痛,無法站立,只得原地苦坐,直到店家打烊,才勉強忍痛離開,隔天急診檢查確診為痛風...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癌症一直是台灣人奪命最大元凶,國健署今(2)日公布最的新癌症登記報告,2017年新發癌症人數多達11萬1684人,足足比前一年增加5852人,創下恐怖新高!平均每4分鐘42秒就有1人罹癌,比起2016年再快轉16秒,也再度刷新「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