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智初期無惡化易誤判? 神經科醫師解答

失智初期無惡化易誤判? 神經科醫師解答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失智症是一種認知退化的疾病,在眾多的失智症患者中,阿茲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的病患人數最多,帶給家庭與社會上的壓力也最大。為紓解照護者的壓力,臺中市政府衛生局與RBI瑞金抗齡照護研究教育基金會舉辦「過暮不忘照護紓壓講座」,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心理健康科黃敏慧科長表示,很多事理解就不會恐懼,心理健康科網站有量表可以協助檢測,以瞭解認知功能及心理情緒的健康狀況,有需要可以撥打1925安心專線。

出現疑似失智症狀 應盡快就醫治療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科陳安芝醫師指出,當家人有經歷過的事情全忘掉、慢慢不能依照口頭或文字的指示進行反應、不會使用筆記或其他方法協助記憶、對事情的判斷力降低、不知道或否認自己有健忘等情形出現,就可能有失智的跡象,應到醫院診斷,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延緩疾病持續惡化。

當被診斷是初期失智時,若過了1-2年狀況都持續,是否有可能是誤診?陳安芝醫師回覆,若是確診是典型的阿茲海默症,腦部功能就會一直惡化,但是長輩有時可能因身體出現一些狀況,出現暫時功能失調,醫師依當時臨床症狀,會診斷為失智症初期,但是,如果症狀1-2年沒有惡化,就可以排除是失智症,然而若是診斷為失智症中期,患者的症狀會持續惡化,比較不會誤判。

照護者壓力主要來自4地方 紓解壓力從轉念開始

失智症照護是漫長的歷程,台中科大美容科黃宜純教授的媽媽也是一位失智症患者,13年的照護經驗,她了解照護者的壓力可能來自於其他家人關心卻不用心的詢問、實際照護壓力、長期時間壓力、求好和求強的無形壓力,因此照顧者一定要學習用好心情面對,先把自己照護好,才能有餘力去照護家人。

對此,黃宜純教授建議,照護者遇到壓力時,可以問自己可不可以解決?可不可以面對?或用第三者的心情看待,從解讀、分解壓力源,找到解決方法,或是在自我對話的過程中,用不同的視角去面對,學習與壓力共處。

營養均衡有助延緩腦部功能退化 水量攝取及體重莫輕忽

飲食均衡為失智症照護最具挑戰性的一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陳盈汝營養師分享,營養均衡有助延緩腦部功能退化,但失智症者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飲食問題,包括攝取的食物種類減少,導致維生素B缺乏、可能有吃過卻忘記、飲食喜好逐漸改變或拒食或過食等現象,所以照護者準備飲食除了要注重營養均衡和多樣性之外,務必監測被照護者的水量攝取及體重,根據歐洲靜脈暨腸道營養醫學會對老年人之飲水建議,女性為1.6公升/日,男性為2公升/日,有腎臟或心臟疾病者則需另外評估飲水量。

【延伸閱讀】

 遠離骨質疏鬆症 攝取足夠鈣質與維生素D是關鍵

不敢做切片? 攝護腺MRI,精準揪出男人「長壽癌」

兒童視力大魔王 醫:姿勢、時間、距離、光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3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今年首例本土霍亂病例,個案為居住在南部的53歲男性,職業為卡車司機,經常往來北部與南部縣市,三餐以外食為主,衛生機關正進行飲食相關調查,以了解可能的感染來源。其同住家屬3人目前都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採集家屬的檢體送驗,並指導居家環境消毒。根據疾管署疫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為了保障校園師生、家長及一般民眾不吸二手菸,營造學校周邊人行道成為清新無菸的環境,台北市政府衛生局依據《菸害防制法》規定,公告松山區民生國小周邊人行道自5月31日起全面禁止吸菸,違者可處新台幣2000至1萬元罰鍰。累計目前台北市共有21個學校周邊為無菸人行道。台北市衛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根據聯合國公布的2013年世界毒品報告顯示,全球15-64歲人口中,約有3.6-6.9%(1.67-3.15億人)有藥物濫用問題,且最氾濫的毒品為大麻,接著是安非他命,其餘還有古柯鹼、鴉片類與海洛因等。顯見毒品防制工作需全球各界一起共同推動。台灣毒品危害防制業務由行政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民國101年約有153萬人是因開放性傷口及血管損傷而就醫,不少患者的傷口出院後都得自行換藥,但到底該怎麼處理呢?醫師指出,很多人對於傷口處理的程序及保護傷口的概念,常抱有許多錯誤迷思;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用優碘消毒」了!振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陳綱華表示,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