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智初期無惡化易誤判? 神經科醫師解答

失智初期無惡化易誤判? 神經科醫師解答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失智症是一種認知退化的疾病,在眾多的失智症患者中,阿茲海默症和巴金森氏症的病患人數最多,帶給家庭與社會上的壓力也最大。為紓解照護者的壓力,臺中市政府衛生局與RBI瑞金抗齡照護研究教育基金會舉辦「過暮不忘照護紓壓講座」,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心理健康科黃敏慧科長表示,很多事理解就不會恐懼,心理健康科網站有量表可以協助檢測,以瞭解認知功能及心理情緒的健康狀況,有需要可以撥打1925安心專線。

出現疑似失智症狀 應盡快就醫治療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科陳安芝醫師指出,當家人有經歷過的事情全忘掉、慢慢不能依照口頭或文字的指示進行反應、不會使用筆記或其他方法協助記憶、對事情的判斷力降低、不知道或否認自己有健忘等情形出現,就可能有失智的跡象,應到醫院診斷,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延緩疾病持續惡化。

當被診斷是初期失智時,若過了1-2年狀況都持續,是否有可能是誤診?陳安芝醫師回覆,若是確診是典型的阿茲海默症,腦部功能就會一直惡化,但是長輩有時可能因身體出現一些狀況,出現暫時功能失調,醫師依當時臨床症狀,會診斷為失智症初期,但是,如果症狀1-2年沒有惡化,就可以排除是失智症,然而若是診斷為失智症中期,患者的症狀會持續惡化,比較不會誤判。

照護者壓力主要來自4地方 紓解壓力從轉念開始

失智症照護是漫長的歷程,台中科大美容科黃宜純教授的媽媽也是一位失智症患者,13年的照護經驗,她了解照護者的壓力可能來自於其他家人關心卻不用心的詢問、實際照護壓力、長期時間壓力、求好和求強的無形壓力,因此照顧者一定要學習用好心情面對,先把自己照護好,才能有餘力去照護家人。

對此,黃宜純教授建議,照護者遇到壓力時,可以問自己可不可以解決?可不可以面對?或用第三者的心情看待,從解讀、分解壓力源,找到解決方法,或是在自我對話的過程中,用不同的視角去面對,學習與壓力共處。

營養均衡有助延緩腦部功能退化 水量攝取及體重莫輕忽

飲食均衡為失智症照護最具挑戰性的一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陳盈汝營養師分享,營養均衡有助延緩腦部功能退化,但失智症者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飲食問題,包括攝取的食物種類減少,導致維生素B缺乏、可能有吃過卻忘記、飲食喜好逐漸改變或拒食或過食等現象,所以照護者準備飲食除了要注重營養均衡和多樣性之外,務必監測被照護者的水量攝取及體重,根據歐洲靜脈暨腸道營養醫學會對老年人之飲水建議,女性為1.6公升/日,男性為2公升/日,有腎臟或心臟疾病者則需另外評估飲水量。

【延伸閱讀】

 遠離骨質疏鬆症 攝取足夠鈣質與維生素D是關鍵

不敢做切片? 攝護腺MRI,精準揪出男人「長壽癌」

兒童視力大魔王 醫:姿勢、時間、距離、光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3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 2013/02/07 農曆春節即將來臨,家家戶戶準備過新年,對於慢性病患者而言,所用藥物必須準備妥當;大林慈濟醫院藥劑科主任莊美華指出,由於過年時親朋好友歡聚一堂,佳餚美食當前總是讓人放縱了口慾,為了避免過年期間「吃出問題」,飲食與用藥會有禁忌的,一定要特別小心。 莊美華主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 2013/02/06 蘋果紅棗燉排骨、鳳梨蒜雞片!台灣水果名揚國際,成大醫院營養部將當季水果入年菜,推出八道「少鹽、少油、少糖、多纖維」健康年菜。營養師強調,檸檬、蘋果、鳳梨、蕃茄等水果都具有特殊酸味,可增加風味。 成大醫院營養部營養師賴慧珊指出,傳統年菜大多為大魚大肉,透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 2013/02/06 年關將近,民眾開始忙著大掃除,但要注意,若過度賣力打掃,可能會出現腰痠背痛等毛病;高醫復健科治療師王志中指出,受傷後,若長期處於不動的狀態,反而會使身體循環停滯,當廢物排不出去,身體只會越來越疼痛。 民眾應在可忍受程度的疼痛下,試著肢體活動,才能有效減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 2013/02/06 想長高、減重、豐胸的民眾,可別聽信跨大不實或宣稱具有療效的廣告,以免花了大錢卻達不到預期功效!食品藥物管理局101年1-12月監控藥物、化粧品及食品電子廣告,共計8142件違規廣告,罰鍰金額超過新台幣2億元,更有單一廣告數次查獲,累計被罰1557萬元。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