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智有前兆 照護3技巧減壓力

失智有前兆 照護3技巧減壓力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990萬人罹患失智症,平均每3秒就新增一名患者。台灣至106年底失智症人口估算已逾27萬人,15年後失智症人口預估將倍增逾46萬人,未來40年更可能突破85萬人。

居家環境友善、適度刺激與活動 減少失智照護困難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表示,失智症者由於認知功能退化,生活中易出現空間認知障礙問題,影響自我照顧能力。但照顧者可透過居家環境友善,並持續提供失智症者適度刺激與活動機會,調整照顧與溝通方式,讓失智者在環境中能感到自在與安定,減少問題行為,減低照顧者的壓力、提升生活品質。

失智照護3技巧 營造居家友善環境

國內調查指出,失智者9成以上居住家中,因疾病對大腦產生病變造成個案認知、判斷或辨識力障礙,如無法識別室內設備或空間導致焦慮、對照明或光線造成的陰影產生幻覺;易受身旁人、事、物環境影響或產生不安全感等。國民健康署提供3個技巧,營造居家友善環境,家屬可自行檢視居家環境及進行改善:

技巧1、增加家中環境的辨識及環境線索提示

如客廳、臥室的桌椅顏色、浴廁的馬桶坐墊顏色,若能與地板、牆壁顏色呈對比,可讓認知功能退化的失智者,清楚分辨環境空間及直接找到使用方便。

技巧2、房間內避免光線直接照射

減少陰影及光線刺激,可避免錯認現象。有些失智者會誤認家中陰影是其他人或一直覺得家中有陌生人而焦慮。

技巧3、電視未使用時關閉電源

減少不必要的噪音刺激,避免失智者幻聽妄想等症狀產生。

還可以在明顯的地方,放置個人物品及照片提供記憶刺激,增加失智症患者對過去背景和生活的記憶。在廚房內放置失智者慣用的水壺或爐具,並選擇操作簡易且具安全的瓦斯爐,讓居住環境不但有熟悉感,也更安全。

記憶力嚴重減退、言語表達困難 恐是失智前兆

國民健康署提醒,失智不是正常老化,如因「記憶力減退導致影響日常生活」,重複發問、購物或服藥,提醒也想不起來;或「出現言語表達或書寫有困難」,無法表達送信的人是郵差;「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家庭主婦突然不知道該怎麼幫家人準備晚餐等失智症警訊。上述皆非正常的老化現象,應盡快至精神內科或記憶門診接受進一步檢查和診斷。(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4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拿起遙控選擇頻道,窩在舒適沙發看電視是許多男士的居家休閒活動。眼看自己小腹便便,除了窩在沙發,不想做其他的事情,甚至出現勃起障礙、性慾低落、全身倦怠、失眠、臉潮紅、焦慮、吃飽就想睡等,可能是因為睪固酮低落不足,男性更年期症狀在作祟。中年身材走樣 睪固酮低下惹得禍許多男性...

閱讀詳情 »

女性出現手腳毛與嘴邊毛增多、月經周期變長、突然變肥胖、有黑脖子等症狀,甚至帶來不孕,小心是多囊性卵巢症找上門。根據媒體報導藝人昆凌、小禎曾飽受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所苦,有多囊性卵巢症的女性的飲食要訣要注意什麼,才有助於改善呢? 多囊性卵巢綜合症症狀:閉經、多毛、肥胖、冒痘痘、不孕 患有多囊性卵巢綜合症的...

閱讀詳情 »

哺乳期間可以喝咖啡嗎?這是許多新手媽咪的疑問。醫師指出,咖啡因是低風險的成分。研究發現,婦女吸收的咖啡因,只有1%進入母乳,而且量少到不足以危害嬰兒。不過,懷孕前後,切勿將咖啡當水喝,以免增加心悸與流產的風險。 亞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莊乙真指出,國人愛喝咖啡,香醇濃郁的味道讓人癡迷。一般而言,雖然喝...

閱讀詳情 »

農曆7月「鬼門開」不要開刀?高雄1名7旬老婦人,因腰椎滑脫不敢開刀,所幸利用保守復健2招遠離腰痛。專家指出,大部分的脊椎滑脫患者是不需要開刀,只要適度休息、強化核心肌群訓練,大約3至6個月左右會改善。 接受個案的「活力得中山脊椎舀科醫院」張藝薰物理治療師指出,這位老婦人經常腰痛,且腰痛位置有時會延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