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失智症惡化原因多 輕忽恐影響治療先機

失智症惡化原因多 輕忽恐影響治療先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失智是種大腦退化的疾病,造成認知功能變得比原來正常水準差,並影響日常生活或工作能力,且症狀逐漸惡化,隨著年紀增長更容易有失智的問題,隨著高齡社會的興起,平均壽命也正逐漸增加中,對此,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失智患者。

病史詢問+檢查 以利於幫助醫師診斷 

在目前醫療系統下,失智症的診斷以臨床病史及追蹤為主,再加上神經理學檢查、神經心理學檢查、實驗室數據及CT、MRI來輔助或排除一些其他原因。對此,衛福部臺南醫院神經科黃英哲醫師表示,初次診斷失智症時,通常都需要經過多重的檢查檢驗及病史的詢問,來獲得最有可能的診斷。

因為這會牽涉到是否可能可以治療,並非僅止於控制而已,一旦診斷確立後,若有新症狀或惡化跡象,也需同樣做一系列相關檢查檢驗來獲知真正的原因,若是只當作尋常的惡化過程置之不理恐會延誤,因此,通常在病史詢問上,會特別注意有無以下10種情形,以避免錯失治療時機:

1)記憶減退影響到工作。
2)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3)言語表達出現問題。
4)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
5)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
6)抽象思考出現困難。
7)東西擺放錯亂。
8)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
9)個性改變。
10)活動及開創力喪失。

失智症雖會惡化 但並不一定是疾病本身

除此之外,黃英哲醫師表示,在門診上有位87歲陳先生,4年前診斷為巴金森氏症及失智症,3年內發生超過3次突發性昏厥及醒後短暫性失智變差情形,在門診或急診做過3次brain CT及1次MRI,均未發現明顯異常。

但在去年3月十,又發生突發性昏厥及失智變差情形,根據過去經驗,家屬原本並不在意,直到失智情形超過3天未恢復,送來急診,經過檢查後發現頭部有硬腦膜下出血的情況。對此,醫師提醒雖然失智症狀會逐漸惡化,但惡化原因不一衣錠來自疾病本身,需得經過檢查後才能獲得真正原因,所以,提醒民眾不要再忽略惡化過程,以避免失去治療的先機。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腦中風為一種急症,主要是因為腦部的血流受阻,導致無法供應腦部氧氣的需求,所以送醫時間是最關鍵的!就有一位在阿里山服務的公車司機,載客途中突然頭暈、想吐,左側肢體癱軟無力,不久後就昏倒在車上,所幸乘客當中剛好有護理人員,認知為中風發作的徵狀,便迅速送至醫院急診。&n...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病態性肥胖,相較於一般型肥胖,對許多醫師來說,顯得非常棘手,治療方法更是有限,經認可的相關減重藥物,同樣稀少,但近期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與歐盟藥品管理局(EMA),正式通過另一款體重管理相關藥物的使用,在未來,可望成為減重患者的新福音。 嚴重肥胖者 罹患糖...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又到了「乍暖還寒」,冬、春季交替之際,是腺病毒最容易纏身的季節,而由於天氣冷熱不定,忽冷忽熱容易著涼,卻又和真正的感冒不太一樣,但都會讓身體感到不適,既然如此,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防範?醫師表示,多喝水、多休息、多吃深綠色蔬菜、蔥薑蒜等都能夠有效預防感冒纏身。&n...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含著奶瓶入睡特別不會哭鬧,因此讓家中寶貝養成每晚含奶瓶的習慣,但當心這個動作可能讓孩子小小年紀就滿口爛牙!日前有一位未滿3歲的小朋友,因為牙痛至牙科求診,被診斷為奶瓶型蛀牙,由於小朋友哭鬧很厲害,無法配合,需要全身麻醉才能接受牙齒治療,讓家長心痛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