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智症無藥可治? 中醫針灸讓大腦重開機

失智症無藥可治? 中醫針灸讓大腦重開機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隨著老年人口快速增加,失智人口也跟著扶搖直上,其不僅會使記憶力衰退,更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如語言、判斷力,甚至造成個性轉變,使照顧者身心俱疲。而一提到失智,不僅只有西醫能治療,中醫對付失智症也有一套,針對失智症病患所出現的不同症狀,利用頭皮針在不同穴區對症下針,直接刺激腦部,可提升認知能力,並維持生活能力。

常見失智分兩類 一旦發病仍有機會復原

中西醫整合針灸特別門診楊龍駿醫師表示,失智是腦部細胞的退化或其他因素造成的壞死,進而使記憶力、語言能力、判斷力等各方面功能的衰退,同時也可能伴隨行為障礙、性格改變等症狀出現,隨著嚴重程度不同,不僅可能影響日常生活起居自理能力,甚至可能連帶影響工作及人際關係。

楊龍駿醫師說,失智症多為退化性失智,病程通常會逐漸惡化,一般較難判斷何時開始發病,而血管性失智症則是第二常見的失智症,其因為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導致腦細胞死亡,造成智力減退;但無論是退化性失智或者血管性失智症,一般人都認為失智是步入高齡的必然現象,且不可能再恢復正常,其實並非如此。

針灸以頭皮針為主、耳針為輔 活化腦部細胞逆轉失智

目前針對失智症治療,中西藥都無有效的治癒方式,只能延緩病程。在治療失智症上,楊龍駿醫師強調,西醫通常會給與末梢血液循環的藥物,來減緩失智症惡化,而傳統中醫除了給予中藥材,以達活血化瘀外,另外還會搭配針灸的方式進行治療;而楊龍駿醫師則不使用藥物,純以頭皮針搭配耳針治療失智症,目前已累積相當多臨床成功案例。

楊龍駿醫師認為,當大腦經過適當的刺激,某些程度機能的恢復是可以被預期的,即使是壞死的細胞,透過刺激周邊正常組織仍可取代病態的細胞,而若還屬正常功能的細胞,也能透過頭皮針灸的方式,促進其活化,以預防失智症症狀繼續惡化。

對症下針 中醫頭皮針安全度高

楊龍駿醫師解釋,失智症是大腦退化的問題,針對腦部去刺激,可獲得快速且明顯的療效,大腦有分很多區域,各負責不同的功能,頭皮針療法是利用針灸針刺在頭皮的穴區,如運動區、感覺區、語言區或施予智三針等,視病人的狀況選擇適合個別的療法使用,以達到治療目的;此外,對於多數人擔心針灸頭部恐傷及大腦的疑慮,由於頭皮底下的頭骨相當堅硬,針刺並不會傷害到大腦組織,因此是一種相當安全的治療方式,並不用過於恐慌。

中醫針灸可獲顯著改善 及早治療效果好

楊龍駿醫師分享臨床經驗,通常一週治療3次,一個療程約10次結束後就能明顯改善失智症的症狀,長時間下來甚至可能達到根治的效果。他就曾收治一名7旬患有退化性失智症的老婦人,不僅情緒不穩定,總是幻想家人把她的存款藏起來,甚至也有吞嚥困難的現象,後來透過頭皮針療法搭配耳針,在治療約12次左右,婦人不僅情緒逐漸穩定,能正常溝通交談,就連飲食睡眠也都恢復正常,家人也總算鬆了一口氣。

另一名血管性失智症的大學教授,不僅生活起居無法自理,就連對外界也毫無反應,但在經過頭皮針療法搭配耳針兩個療程後,目前已能和朋友談笑風生,甚至連自己開車出遊都不成問題。楊醫師提醒,當出現失智症狀時,若能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此外,若還沒出現症狀者,也能透過非藥物療法的頭皮針灸,促進腦部血液循環,以預防失智症來敲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1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 靠北老婆) 我是老婆,我要靠北我自己從小到大不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16歲的時候搞叛逆整天跟人出去夜唱喝酒雖然不吸毒是我的底線但是天天熬夜真的很傷身體月經來也照常喝冰的本來都以為只是經痛會很痛而已,沒想那麼多21歲的時候,我認識我老公老公人很好,非常的保護我也很照顧我家的人以前我也常常問...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on.cc) 坊間不少人為了健康,深信所謂的偏方能治病、益體,但卻得付上隨時喪命的風險!湖南一名程姓母親,因為誤信魚膽可以明目,於是長期讓10歲的兒子小鵬生吞魚膽,結果經過一年半的「進補」後出事,小鵬近日終中毒入院,更被查出肝腎衰竭,險些喪命,至今仍在醫院重症監護室內搶救。 &nbs...

閱讀詳情 »

在21世紀,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吃的不規律吃的精,熬夜壓力大等等一系列原因導致了便秘。便秘一直是日常生活中一個難以根治的難題,時間一久對身體傷害非常巨大。便秘還會因為腸道對有毒物質再吸收而導致排毒不暢,加重腎臟的負擔。便秘的危害你不得不了解一下! 便秘的危害 影響美容 便秘患者由於糞塊長時間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據統計,國內58歲以上長者,每5人中就有1人有關節退化問題。復健科醫師於診間觀察發現,許多年長者直到走不動,才開刀更換人工關節,但是關節的靈活度早已回不去;由於隨著年紀增長,人體自行合成軟骨能力下降且加速流失,關節逐漸退化、變形,因而建議及早補充葡萄糖胺、軟骨素、膠原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