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失智老人易走失 平均每天有10人失蹤

失智老人易走失 平均每天有10人失蹤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警政署統計指出,近3年來平均每年都有逾3400人失蹤老人,每天近10位老人失蹤,且一旦遇到嚴峻寒冬時,失蹤老人容易因失溫而危及生命,日前,有位因不幸走失而往生的老年人,在公車上表示搭公車去哪裡都好,在馬路上不理會紅綠燈等危險用路行為,這些現象已超越正常範圍。

因此,除了家人須多留意失智老人外,如民眾發現異常狀況都應主動協,友善地關心長者要往哪裡去,或聯絡警察協助,幫助他們找到回家的路。

切勿應外觀正常 而忽略失智症患者

台灣失智症協會邱銘章理事長指出,走失事件頻傳是失智人口增加過程可預期的現象,且未來還會增加速度還會更快,失智者因方向感障礙以致走失,判斷力障礙加上欠缺問題解決能力,所以,在走失後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以及適時求救。

而民眾需要對失智症有清楚的認識,切勿因長者外觀正常、行動自如、對答如流即認為長者很正常,一旦發現長者出現異常行為時,多一份關心、主動伸出援手,就可能挽回一條寶貴生命,並幫助到一個家庭。

定位器、指紋捺印 都是預防走失的方法

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指出,即使再用心、再小心照顧的家屬,都有機會碰到失智長者走失的意外。因為大部份輕中度失智患者行動能力很好,甚至比家屬動作還要快,常常是一轉眼人就不見了。

因此,任一預防走失的方法都有失效的時候,所以,為確保長者安全,預防走失必須採用多重策略,例如:指紋捺印、防走失手鍊、衛星定位器、防走失警報器等都是可使用的方法。

最後,提醒無法陪伴失智症的民眾,應儘量安排長者去日間照顧中心,許多家屬聘雇外勞,為的就是可安全陪伴失智長者,冬天時,失智長者容易出現行為改變,家屬須多一份留意,於大門可加一層門簾,不但可禦寒還可防長者走失。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隨著高齡人口比例增加、照顧者的年齡也有越來越高的趨勢,因心理壓力而先殺受照顧者後自殺的照顧悲劇案件層出不窮,台灣失智症協會呼籲,家屬可透過關懷專線了解並使用相關資源以減輕照護壓力,千萬不要獨自承受壓力,各界應共同為終止照顧悲劇盡心力。 持續憂鬱、易怒、易流淚 應尋求...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薛太太有嚴重骨質疏鬆,於一次摔倒後背部疼痛,臥床不起。經檢查發現是胸椎第十一節壓迫性骨折。進行骨頭灌漿手術後背部疼痛雖然緩解,但下肢依舊麻木,仍然只能躺在床上,生活極不方便,薛太太想要靠手術治療,卻因骨質嚴重疏鬆作罷,醫師建議以脊椎固定鋼釘治療,患者術後已能坐起,復...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禽」況好差,因應H5N6疫情擴張,全台實施禁宰禁運7天仍擋不住案例增加,新竹縣成為繼宜蘭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花蓮縣第6淪陷的城市。想要遠離禽流感疫情,董氏基金會強調,「吃熟食」、「勤洗手」是消費者自保不變原則!禽流感期間無需恐慌,用餐前、如廁後勤洗手,消費...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小學四年級的黃小弟半年來出現鼻塞、注意力一直無法集中的問題,成績直直落,因此老師懷疑可能是聽力問題,就診後父母表示黃小弟平常都用嘴巴呼吸,醫師確診為學齡前兒童最常發生聽力障礙的「積液性中耳炎合併腺樣體肥大」,黃小弟兩耳聽力損失約40分貝,術後黃小弟恢復正常聽力,學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