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失智長照恐成防疫缺口 失智症協會呼籲優先施打疫苗

匯流新聞網記者杜亞穗/台北報導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急遽升溫,政府防疫措施也更加嚴格,失智者可能難以理解及落實防疫措施,不但增加自身染疫風險,更恐成為社會防疫潛在缺口。此外,受到疫情影響,所有日間照護及失智據點服務均暫停,居家照顧壓力隨著疫情升溫,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呼籲,及早讓失智者施打疫苗、鼓勵企業防疫照顧假給薪、社區包容協助失智者,以利防疫滴水不漏。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指出,失智者屬於高感染風險,且為嚴重併發症之高危險群,當疫苗數量增加時,建議政府將失智者列入優先施打疫苗名單之一,不但可避免失智者無法貫徹防疫措施的隱憂,也可降低重症發生的機會及抒解家屬照顧壓力。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因應疫情暫停長照服務,政府雖提供居家服務配套措施,但失智者接受新照顧者需要一段時間,且居家服務人力吃緊。湯麗玉肯定政府比照學童家長防疫作法,提供家屬「防疫照顧假」,但應包含使用「失智據點」的家屬也可申請「防疫照顧假」,且為降低家屬照顧及經濟壓力,希望財政部給予企業稅負優惠,以鼓勵企業於「防疫照顧假」給薪。

秘書長湯麗玉也呼籲,政府在執行防疫措施時,應考量失智者的困難和限制,盡量以「勸導協助」取代「立即罰鍰」。她指出,失智者因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以致有困難配合防疫措施,例如一直吵著要外出活動、忘記戴口罩等,民眾應避免責備失智者以免導致反效果,除了耐心反覆提醒,也可適時轉移焦點,以失智者本人重視的人、事、物來引導勸說,落實防疫措施。

為杜絕防疫缺口,在防疫期間為避免染疫,應減少外出活動,居家照顧失智者要維持正常規律作息,積極安排居家活動,以保持身心活躍,例如每天做30分鐘運動、翻閱舊時相簿、著色繪畫、園藝活動或透過視訊關心遠方親友等。不得已必須陪同失智者外出時,記得隨身攜帶身心障礙證明及診斷證明,以利說明失智者的困難。

照片來源: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全台恐升第四級? 陳時中點名2前提「不希望、也相信不會到哪」

41萬劑AZ疫苗效期到8月底!最快一周開打 控管防疫人員優先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6種不良情緒讓健康亮紅燈 負面情緒一:承受壓力 經常承受壓力,也就是忍受慢性壓力的摧殘,其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張弛有度,你的身體會進入一種長期的強健身體、恢復疲勞的良性循環。不論是記憶力還是做事的準確性都能得到恢復。如果對這種“ 入侵者 ”不加提防,你很容易...

閱讀詳情 »

喝咖啡不講究時間會有害你的健康 你是個咖啡的愛好者嗎?如果是,那你知道,喝咖啡還要講究時間的嗎?否則會影響到你的健康喔。下面,我們且看看專家們是如何對此做解釋的吧。   咖啡含有咖啡因,進入體內後會促使交感神經興奮,因而消除睡意、改善血液循環,身體也感覺暖和起來,不覺得疲勞,所以有&ldq...

閱讀詳情 »

【兒童也失眠?台大治療失眠患者 1成不到10歲】圖說:兒童夜間失眠,可能造成白天嗜睡。(擷取自Flickr,作者Namibnat)欣傳媒 記者丁彥伶/台北報導根據調查,台灣約有200萬的失眠人口,台大醫院睡眠中心依據自2006年6月成立以來的門診統計顯示,雖然失眠人口主要年齡層是在31到60歲間,...

閱讀詳情 »

熬夜讓人感到疲倦、視力下降,尤其是對皮膚的傷害更是讓女性朋友們視為美容的最大忌諱。可是有時候很難避免熬夜耶!那有什麼方法可以趨吉避凶,讓熬夜的傷害減到最低呢! 首先談到如何補救熬夜對皮膚的傷害,一般來說,皮膚在晚10點到11點進入晚間保養狀態。如果長時間熬夜,人的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的正常循環就會失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