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眠、淺眠 按壓兩穴位助好眠

失眠 淺眠 按壓兩穴位助好眠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翻來覆去睡不著、半夜容易醒來,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有睡眠障礙問題的人可不少!中醫師建議,白天按壓「耳神門穴」、睡前按壓「太衝穴」,有助達到助眠的功效,能夠一覺到天亮。

陰陽之氣變化影響睡眠

俗話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醫師虞凱強指出,在中醫觀點看來,體內陰陽之氣變化主導睡眠的機制,白天人體陽氣由身體內部往外發出,展開一整天活動的開始;而入夜後是陽氣潛藏於身體的內部,到達最頂盛之時應上床就寢。

睡前別看3C、激烈運動

虞凱強醫師表示,以往老年人容易有睡眠障礙問題,但現代人錯誤的生活習慣,常見如睡前看恐怖片、打電玩、準備考試、激烈運動、看電腦等,都是干擾睡眠的因素,建議睡前以靜態活動為主。

兩穴位可助眠

不少人有失眠、淺眠的困擾,虞凱強醫師建議,可透過穴位按摩幫助入眠,白天時可多按壓耳神門穴(外耳道三角窩的凹陷處);入夜後,可按壓太衝穴位(腳趾第一、二趾間的凹陷處),幫助身體安神定志。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8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科學證實」最有效的肌肉運動大公開! ◎肌肉「缺氧」是疼痛來源! 肌肉的收縮與弛緩放鬆緩和是由運動神經發出命令,在正常情形下,收縮後會順利放鬆。不過,一旦某部位出現疼痛或疲勞症狀,運動神經便無法鎮靜,持續對肌肉發出收縮命令。肌肉便會不斷收縮變硬,壓迫周圍血管,血液循環越來越差。 血液循環不良,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寶寶罹患基因遺傳性疾病,是所有家長最大的惡夢,為何父母同源染色體的配對與互換後,會導致基因變異?國內頂尖團隊透過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技術破解遺傳之謎,發現DMC1蛋白酵素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有助於研究不孕症、唐氏症、基因缺陷等疾病。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本土案例於24日新增2起,目前感染源不明,因此擴大匡列5000位相關人士,一度造成民心恐慌,指揮官陳時中為此召開3次記者會說明相關案情,安撫民心。今(25)日並無新增案例,但桃園部分企業已公告居家辦公,減少風險,對於是否要提升防疫措施,陳時中回應,目前疫情尚在第一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冬天寒冷,不太流汗,許多人不覺得口渴,就懶得喝水,也不太上廁所,腸胃科門診發現,便秘患者明顯增加,大人小孩都有,其中以老年人症狀較為嚴重,囤積過多糞石,以致排不出來,在急診護理人員協助下,挖出1、2公斤硬便。 便秘已經成為文明病,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指出,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