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失眠必服藥?認知行為治療4方法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失眠必服藥?認知行為治療4方法

人的一生約1/3時間在睡覺,但現代人的失眠已成為普遍問題。研究顯示,當睡眠被完全剝奪,會出現躁動不安、注意力下降、短期記憶變差,少數人甚至出現錯覺、幻覺、妄想與視覺錯亂等症狀。

台灣人每年服下超過3億粒安眠藥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委託研究顯示,全台慢性失眠盛行率高達11.3%。長期失眠不僅對專注力、記憶力、決策力、生活與工作能力造成影響,也可能增加日後罹患情緒障礙症(如憂鬱症)、心肺系統疾病、疼痛相關之骨骼肌肉系統疾病及免疫功能異常的風險。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蘇振翔表示,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的資料,台灣人每年約服用下3億2千7百萬粒安眠藥,也就是平均一人一天要吞掉14粒。很多人不知道除了吃藥外的治療方法,藥物治療對於緩解失眠的療效較快,只是停藥後易復發。藥物雖能治療失眠,但不該是唯一的方法。非藥物治療失眠的方法中,經科學認證具療效且無副作用的是「認知行為治療」。

針對睡眠障礙症 認知行為治療4方法

蘇振翔醫師利用認知行為治療概念,設計出針對睡眠障礙症的非藥物治療協助方案,內容分成4部分:(1)睡眠衛生契約:條列重要的睡眠衛生事項,並與個案約定遵守;(2)學習放鬆技巧:安排生理回饋治療,並提供放鬆光碟回家持續練習;(3)睡眠日記:紀錄就寢、起床的時間及大致的入睡時間;(4)睡眠調整:利用刺激控制法與睡眠濃縮法修正睡眠習慣及時間。

8名長期使用2種以上高劑量安眠藥的個案,接受一個月的上述方案治療後,不僅自覺睡眠狀況改善,睡眠自我評量表的分數亦呈現進步,其中更有3名個案安眠藥使用劑量下降,另2名表示願意嘗試減低安眠藥劑量。失眠治療不僅是吃藥,若能合併上述等非藥物治療,能更早擺脫失眠之苦。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天氣轉涼,除了換上長袖衣物,吃熱騰騰的火鍋更是暖身又暖胃。風味濃厚的火鍋湯可能隱含高鈉,過度加工的火鍋料讓人吃進過多熱量,同時容易被餐廳提供的飲料及冰淇淋誘惑,一頓下來熱量可能將近3千大卡,約相當於11碗白飯的熱量,已遠遠超過成年人中餐或晚餐的建議熱量600至80...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28歲的小潔,天生眼睛小、無神,為了讓眼型更美,都會畫上濃濃眼妝。但是今年秋冬霾害來襲,空氣品質變差,讓她眼睛又紅又癢,還不停流眼淚,就診後才發現是過敏性結膜炎作祟,治療後順利擺脫紅眼困擾,又能漂漂亮亮的出門。 空氣不佳、妝沒卸乾淨 恐致結膜炎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阿蘭奶奶是一位巴金森氏症末期合併失智症末期的患者,在1年內退化到完全失能,臥床且無法進食。去年初因肺炎住院,出院後裝上鼻胃管並轉介至居家醫療照護整合團隊。半年後,隨著疾病的進展跟體力衰弱,阿蘭奶奶進出醫院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家屬疲於奔命,而且每一次出院後身體每下愈況...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牙周病為常見口腔疾病,當外來細菌入侵口腔,會在牙周組織處引發一系列免疫反應,而免疫細胞對抗牙周細菌,也會破壞牙齦及鄰近骨頭,使得牙齦及牙周囊袋的上皮受損,中重度的牙周病患者受破壞的上皮層,甚至相當於一個手掌面積。支持牙齒的骨頭也會受到破壞,造成牙齒搖動以致脫落。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