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奈米流道蛋白質濃縮晶片 揪癌只需30分鐘

奈米流道蛋白質濃縮晶片 揪癌只需30分鐘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當罹患癌症時,病人的體內就會出現大量的特定蛋白,中正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任春平依據此特定蛋白腫瘤標記,進ㄧ步研發出「奈米流道蛋白質濃縮晶片」,只需少量血液,就能讓血液中的蛋白質濃度攀升為原本的15000倍,提高蛋白質的免疫反應,並在半小時內就能檢測是否含有癌症特定的蛋白。此項技術已於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

奈米流道蛋白質濃縮晶片 半小時就知是否罹癌

任春平教授說,癌症蛋白質無法像DNA可以複製,其在血液中的數量少,往往到了癌症中、後期才會大量顯現,但通常也都為時已晚。而「奈米流道蛋白質濃縮晶片」可在血液中只有少量癌症蛋白時,就能及早檢測出是否罹癌。其不同於一般醫院侵入式癌症篩檢,且至少需一天的時間進行不同試劑的測試,這個晶片只需5微升的血液、尿液,約30分鐘就能得知結果。

驗癌時間大幅縮短 手持式醫療裝置成新趨勢

任春平教授說,因這晶片具有低電壓的特性,目前正透過跨國合作開發小型電路板,只需要36伏特電壓,不論是電池或家庭用電,都能輕易使用與測量,未來可望將其發展成手持式醫療裝置。

此外,很多疾病都是可以用蛋白來檢測,面對台灣社會高齡化,任春平教授認為,老人失智問題不容忽視,因此與俄羅斯學者合作,針對被認為是阿茲海默症元兇之一的類澱粉蛋白進行檢測與應用,盼能搶得治療先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7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家有小娃娃,家長一刻都不能疏忽!醫師提醒,尤其是正值口腔期的娃娃,極愛亂吃,一定要慎防金銀銅鐵吞下肚。臨床上,小娃娃誤食案例時有所聞;最近就有一名一歲多的小男童,因為誤食一顆錨釘蓋,而讓家長驚恐不已,趕緊帶他到署立台中醫院就醫!該院耳鼻喉科主任張明璋表示,所幸小男童沒有將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工商業社會競爭超激烈,想要有好的表現,工作壓力在所難免;根據調查顯示,有高達六成上班族經常感覺有工作壓力,至於上班族紓壓首選「看電視、電影」,其次是「運動」。精神科醫師表示,壓力無處不在,是助力或阻力,就要看自己有沒有適當紓解。董氏基金會根據去年23家企業員工參與紓壓日系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國健局4月底剛公佈的2010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4度蟬聯國人癌症發生人數之首,短短一年就上升12.4%。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指出,造成大腸癌的關鍵原因就是吃太多肉,尤其經過高溫燒烤的紅肉,以及香腸等加工肉品,都是致癌元兇!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過去在檢查膀胱癌、子宮頸癌等骨盆腔癌症,因容易受到尿液影響,導致增加診斷困難;成大正子造影中心主任姚維仁指出,目前最新研究已證實,正子掃描診斷透過灌流方式,以及標準化流程,已能大幅提高準確性。正子掃描多使用在癌症分期與擴散、追蹤等,主要是將F-18去氧葡萄糖注入人體,當癌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