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大生突患病毒性心肌炎導致心臟衰竭 葉克膜救回一命

女大生突患病毒性心肌炎導致心臟衰竭 葉克膜救回一命

【NOW健康 賴以玲/台中報導】19歲林姓女大生日前因腹瀉就醫,打完點滴後返家,隔天爬樓梯時突然一陣狂喘、嘔吐,趕緊送急診檢查,確診為病毒性心肌炎,期間心臟不僅一度停止跳動11秒,且連續多次致命性心律不整,所幸醫療團隊緊急安裝葉克膜幫忙「代班」,讓患者在意識清楚狀況下「放心」休息,對症下藥後順利出院返家。


回想發病過程,林同學心有餘悸說「真的要珍惜重生的機會」,她表示,自己平時飲食作息正常,某天打工時感到肚子餓卻吃不下,也有拉肚子症狀,赴醫檢查起初以為是腸胃炎,打點滴後舒服許多,便返家休養。由於租屋處在4樓,隔天中午拿外送準備上樓時,爬到2樓卻喘到不行,忍著不適的身軀一打開家門,立刻坐倒在地、嘔吐,因驚覺不對勁,便立即撥打119前往急診。


心臟一度停跳11秒,心臟沒力到幾乎沒有輸送血液


亞洲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許楹奇、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均指出,在急診檢查起初以為是膽囊發炎,但林同學的血壓卻低到量測不到,即便躺著也氣喘吁吁,醫師立即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嚴重心律不整,而且心臟收縮力減損,立即送往導管室及開刀房搶救,期間心臟曾一度停止跳動長達11秒,坦言「心臟沒力到幾乎沒有輸送血液」,狀況十分危急。


林同學則是驚訝表示,在開刀房及加護病房電擊的過程中,她意識完全清醒,甚至「明明清醒,為何要『電』我?」只見醫護人員緊張地忙進忙出,又幫她裝上葉克膜治療,她才驚覺「代誌大條了」!


回想這段生死一瞬間的過程,林同學表示,躺在加護病房裝上葉克膜時,她完全清醒,與醫護人員對答如流,過了幾天,得知心臟能自主跳動的那一刻,她感動萬分,除了感謝醫護團隊的協助,也誓言會好好照顧自己的健康。


臨床表現千變萬化,流感盛行期間需格外小心


劉殷佐強調,心肌炎是指心肌受到病毒、細菌侵犯,使得心臟肌肉層發炎,影響心臟能排出的血量;心肌炎的臨床表現千變萬化,初期並無明顯症狀,很容易與感冒或腸胃炎混淆而忽略,當症狀轉趨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心臟衰竭、休克或缺血性中風等嚴重併發症,並於數小時或數天內死亡。


劉殷佐指出,有一成心肌炎患者會轉為重症,需使用葉克膜(體外循環機)控制,通常治療1週心跳能自動恢復,病人也能恢復正常,若是出現無法控制的心臟衰竭,必須透過葉克膜讓心臟暫時「休息」,如果繼續惡化,就得進行心臟移植才能延續性命。


劉殷佐提醒,心肌炎雖不常見,但在流感盛行期間需格外小心,若有反覆性上呼吸道及腸胃道不適,合併呼吸急促、胸悶、頭暈、心律不整等症狀時,務必及早就醫,以免錯失治療黃金時間。


更多NOW健康報導
▸便當建議2小時內食用背後有原因 避免仙人掌桿菌中毒
▸乾眼症常見4大症狀你有嗎? 口罩佩戴不正確也會導致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武漢肺炎疫情持續發燒,勤洗手、戴口罩為防疫重點外,人人都想提升免疫力。但是對於「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包括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他們會擔心目前用藥降低免疫系統,是否更容易遭受感染?萬一社區大流行,罹病後病情是否會加重?他們也好奇,若自行短暫停藥,對病情是否真有影響?疫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好發年輕女性 多器官同時出問題要警覺自體免疫疾病,是因為免疫系統過度活躍,侵犯自體組織器官所造成的疾病,好發於20-40歲女性,比男性高出8倍罹病率。常見像是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燥症;較少見的例如先天免疫不全症、抗磷脂質症候群、乾癬、硬皮症、圓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亨丁頓氏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是一種神經退化疾病,因突變基因讓亨丁頓蛋白(mHtt)異常聚集,造成腦部神經持續性退化,患者發病後手腳不聽使喚,像在跳舞一樣,末期急速退化,平均存活約15至20年,目前仍無法完全治癒。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黃人則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確認,2名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患者,發病時曾經在社區走動,第268例曾在在金山老街與烏來活動,第289例則是在居家與工作場所間移動。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正在考慮規範民眾社交距離,目前沒有正式實施細則,未來會在公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