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本土+0 境外移入4例 指揮中心:持續觀察、逐步放寬 讓社會可適應

本土+0 境外移入4例 指揮中心:持續觀察 逐步放寬 讓社會可適應

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今(12)日舉行時,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首先報告好消息,我國疫情確診人數又回歸本土+0,不過仍有四位境外移入。指揮中心表示,將持續觀察,逐步放寬,讓社會可以適應生活。

陳宗彥指出,今天的疫情狀況,沒有本土的病例,有4例境外移入,沒有死亡個案。境外移入的4位是兩位男性,兩位女性,年齡介於20至30多歲,分別來自於保加利亞、馬來西亞跟美國,都是在9月28日入境,也都有持3日內的檢驗證明。

另外昨天的案16411,幼稚園老師的部分,陳宗彥表示整個接觸者的疫調,必須要採檢118位,目前已經採檢了113位,陰性的有106位,檢驗中的有7位,還有5位待採,整個居家隔離目前是匡列80位居家隔離的部分。另外也再次提醒大家,第11期的疫苗接種預約登記,這一次採取分流,BNT的第一劑的部分,從昨天開始一直到明天的12時;AZ的部分,第二劑是從今天的上午10時開始到明天的中午12時,以上是這一次第十一期預約。

陳宗彥表示,到目前截至到下午一時的時候,BNT的部分,第一劑的部分符合資格的有117萬多人,已經完成預約的有92萬9千多人;從今天的10時開始AZ第二劑的部分,符合資格的有97萬多人,完成預約的有66萬4千多人:「我們再次地提醒大家,這個預約的時間是到明天的中午12時,施打的時間是從10月15日開始。」

針對媒體所提問,如果疫情警戒降到一級的話,是否外出都不用戴口罩?或是只有人潮擁擠的地方要戴?陳宗彥回應,相關防禦措施的調整,在這段時間會持續地觀察,就整個疫情的狀況來做決定,像二級也是逐步來,每一個階段適度地放寬,讓整個社會可以去適應這樣的生活。指揮中心強調,民眾應落實各種個人防護措施,避免出入人多擁擠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請積極配合防疫措施。

新聞照來源:疫情指揮中心直播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謝志偉國旗告白 在野黨:他不配當外交官

刪Q/林士峰:若草包、肇逃立委都罷免不掉 很難給小孩樹立榜樣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全台4月瘋媽祖,今年特別夯,除了9天遶境,媽祖也成為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參選2020年總統的關鍵,因為郭台銘說,媽祖託夢,要他參加黨內初選。就連18日全台有感大地震,震度雖強,但損傷輕微,不少人聯想這是媽祖旨意。 社群口碑資料庫顯示,在社群熱門時事中,上周爆炸性話題就屬台灣首富參選,總統大選的相關討...

閱讀詳情 »

有1名程式設計師,近幾個月來一直因為手部不明原因長出的一坨小肉團感到困擾,打電腦寫字都會摩擦到,小肉團越長越大,且對工作造成嚴重的干擾,因而就醫治療。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部謝向傑醫師表示,手部腫瘤是一種常見的惱人疾患,因為手部組織的深度較淺,多數的病人可以因此輕易地發現手部的腫瘤。這些腫瘤有些會...

閱讀詳情 »

隨著3C產品越來越便利與普及,低頭族也不再是年輕人的代名詞,越來越多長輩們開始頻繁使用手機與平板追劇,導致眼疾問題不斷發生。3C產品所發出的藍光,往往被認為是萬惡淵藪,而實際上到底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眼睛,甚至導致白內障呢?澄清醫院眼科尤誌君醫師表示,藍光對身體的影響並非完全負面,更應該注意的是用眼習慣...

閱讀詳情 »

癌症已連續36年高居我國死因之首,然而有統計指出,合併有「癌因性疲憊症CRF」(癌症化、放療副作用)的癌友超過9成,可能因體力不堪負荷,導致治療被迫中斷。懷特生技日前完成1項大規模4期臨床試驗,證實「癌因性疲憊症CRF」可靠藥物治療改善,該成果已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Cancers》。 我國每年罹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