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學生身體變形像猩猩!竟是因為每天都在幹這事兒……

台灣彰化一名女大學生,每天用手機12小時,長期姿勢不良,導致雙肩隆起,背影被笑說像只大猩猩!

 

女學生身體變形像猩猩!竟是因為每天都在幹這事兒……

 

睡醒就刷!
長期姿勢不良會牽扯到肌肉

 

彎著背、頭低低、拉長脖子刷手機,幾乎隨時隨地都能看到這樣的電子產品重度使用者。

台灣彰化一女大學生每天刷手機12小時,因為姿勢不良,導致雙肩隆起像大猩猩一樣,肩頸僵硬無法轉動,甚至頸椎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造成右手指發麻到醫院求診。

 

中山醫院復健科主任蔡雅君:

「身體正常的一個狀態,以頸椎來講它是會有一個曲度的,那如果說你因為長期姿勢不良我們會去牽扯到肌肉,造成我們身體結構有點,我們可以說是時間久了它會有點變形。」

物理治療師說
復健病人年輕化、白內障年輕化

 

物理治療師說,復健病人年輕化主要原因就是花太長時間低頭刷手機,錯誤姿勢久而久之傷害到神經,就必須拉脖子復健,而天氣冷、肌肉緊繃、血液循環不良,近半個月肩膀僵硬的低頭族也變多。

 

 

 

而長期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也讓白內障年輕化,1995年台灣健保資料庫只有7萬人換人工水晶體,2014年卻增加到15萬人,20年增加超過1倍,而最新研究更發現每天坐7小時以上的人,比不到3小時的人罹患白內障的風險加2成。

 

就有一位20多歲晶圓工程師工作埋首電腦,加上用手機,2年近視從900度飆升到3500度,就診才知道是白內障沒發現。

 

 

眼科醫生建議:「假如你一定要使用3C產品的話,你應該選用大尺寸的、距離遠一點,要比你使用小尺寸靠得比較近會比較好。」

 

現代人已經擺脫不了手機,除了慎選尺寸,醫生建議隨著年齡增長,使用時間要越短,大學生用50分鐘休息,已經老花的民眾用30分鐘就要休息,才能保護眼睛。

 

 

 

還在頸椎痛?!一個穴位幫你搞定!

 

怎樣才能知道自己的頸椎是否健康?日常生活中身體發出的小信號會提示不同類型的頸椎問題。

 

信號一,長時低頭伏案工作,感覺到頭暈難受,考慮為椎動脈型頸椎病;

 

信號二,不明原因的肩頸痠痛,手臂發麻,考慮為神經根型頸椎病;

 

信號三,正常直行走路卻常出現「跑偏」問題,考慮為脊髓型頸椎病;

 

信號四,經常有不明原因的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等一系列症狀,考慮為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如果同時出現上述幾類症狀,則考慮為混合型頸椎病。

 

這一系列問題,都出於同一原因。現在,通過一個穴,也就可以全部解決,這個穴就是後溪穴。後溪是小腸經上的一個穴,把手握成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這個穴是奇經八脈的交會穴,通督脈,能瀉心火、壯陽氣、調頸椎、利眼目、正脊柱。

 

臨床上,頸椎出問題了,腰椎出問題了,眼睛出問題了,都要用到這個穴,效果非常明顯。它可以調整長期伏案或在電腦前學習和工作對身體帶來的不利影響,只要堅持,百用百靈。

 

女學生身體變形像猩猩!竟是因為每天都在幹這事兒……

 

用這個穴位非常簡單,而且容易堅持。我們坐在桌子旁,把雙手後溪穴的這個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關節帶動雙手,輕鬆地來回滾動,即可達到刺激的效果。

 

當我們坐在電腦旁閱讀文件的時候,手是怎麼放的?肯定是一手不離鼠標,一手仍在鍵盤上吧,保持這個姿勢不動,人都變僵了。這時,不妨靈活一點,把手解放出來,讓雙手的後溪穴抵在桌沿或鍵盤上。

 

女學生身體變形像猩猩!竟是因為每天都在幹這事兒……

 

來回滾動,揉一揉,每次刺激3~5分鐘,每個小時刺激一次就足夠了。這是毫不耽誤時間的,因為這時候,眼睛該看什麼還可以看什麼。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中風病患會因腦部病變位置與大小而有不同程度與範圍的後遺症,常見除了肢體癱瘓、代謝疾病控制不佳外,也會因吞嚥困難、無法順利吞口水及吃東西導致體重下降。甚至因體力不足容易有跌倒風險,以至於復建之路更加困難!因此,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何姿儀營養師建議適時營養支持對於復健之路...

閱讀詳情 »

() 自開院以來開辦新生兒超音波篩檢,10幾年來,確實檢查出為數不少的先天性心臟疾患,但發生最多的依然還是像開放性動脈導管、卵圓孔關閉不全等簡單且良性的先天情況。當然,每年有幾個病例是要趕緊開刀的嚴重先天性心臟病。 心臟病表現常被忽略 常有父母親會詢問,「什麼樣子的表現才是可能的先天性心臟病表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70多歲老翁,因二尖瓣膜逆流加上主動脈瓣膜逆流,導致下肢嚴重水腫,且心臟衰竭,一度危及生命,經緊急就醫治療後,經由醫師同時進行二處瓣膜和主動脈瓣膜修補手術,所幸術後恢復良好;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諶大中指出,心臟裡的瓣膜,因病變或老化等因素造成鬆脫,這時瓣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懷孕婦女在24~28週會進行例行性妊娠糖尿病篩檢,以口服葡萄糖水負荷測試血糖反應,若血糖高於標準,則必須進行飲食控制,以避免孕期高血糖可能產生的風險,包括:妊娠高血壓、羊水過多、胎兒先天畸形、巨嬰症等。而有妊娠糖尿病的媽媽們,日常飲食也要調整,才能兼顧血糖控制及孕期一人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