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性月經期常見的疾病

女性月經期常見的疾病

有一些疾病與女性生理週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應該引起高度的注意。

    月經性關節炎

    有些女同志在月經期間可出現關節疼痛,尤以膝關節痛為多見,可伴有關節輕度腫脹和深部壓痛,走路(尤其下樓梯)時加重。有學者認為,經期體內激素分泌發生變化,引起水、鹽代謝紊亂,當機體水鹽積聚過多時,可出現關節腫痛、腹脹及乳房脹痛等症狀。

    月經性皮疹

    有些婦女每逢月經來潮前後無任何其他病因,在口唇或鼻翼周圍出現小米粒狀皰疹,有灼熱、刺癢感,或在胸背、四肢等部位見到丘疹、紅斑、小皰等多形性皮疹,這些皮疹與月經週期有明顯關係。其原因可能是由於卵巢分泌的孕酮增加所引起的過敏反應,故屬變態反應性皮膚病。

    月經性牙痛

    有些青春期少女在行經前後可發生牙痛,但多呈一過性發作。有些婦女還伴有牙齦充血、紅腫及自發性出血等症狀。這多因經期體內雌激素濃度增高,刺激牙齦激素濃度增高,刺激牙齦內的特殊受體,致使牙髓和牙周膜血管擴張、腫大,進而壓迫局部神經而誘發。一般到月經乾淨後,齒齦腫脹得以緩解,牙痛也隨之消失。

    月經性哮喘

    少數年輕婦女由於體質虛弱,月經失調,當月經來潮時,常可引起迷走神經過度興奮,大量分泌乙酰膽鹼,促使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從而使哮喘發作。

    月經性氣胸

    有少數婦女月經來潮時,可突然發生胸悶、氣急,甚至出現呼吸困難,口唇紫紺等症狀。其特點是患者年齡為24-40歲之間;胸部病變多在右側胸腔;發病時間往往處在行經前72小時至來潮後72小時內,非月經期不發病。

    月經性精神病

    絕大部分發生在青春期,通常在月經來潮前有失眠、頭昏、多汗、口乾、手足冷、食慾差等先兆。也有些少女突然發作,表現為神態失常、狂熱興奮、煩躁多語,進有哭喊、驚恐不安或呆滯、幻想、拒食及嗜睡,其症狀與精神病患者相似,持續時間約一星期左右,無需特殊治療,月經期後停止發作,恢復正常。

    月經性心絞痛

    有的婦女因月經週期變化而發作心絞痛。美國醫學會雜誌曾介紹這類典型病例:某中年婦女發生心絞痛連續5年之久,儘管做過多種檢查,仍未明確診斷,直到她在一次劇烈發作後回顧病史,才意識到每次心絞痛幾乎都在月經來潮前2-3天發作,經醫生跟踪觀察,結果確診為“月經相關性心絞痛”。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70歲老翁,去年被診斷出罹患肝癌第二期後接受化學栓塞,開始服用偏方,今年病情復發,詢問發現老翁因對西醫治療副作用產生恐懼,自行服用白花蛇舌草偏方,導致病情惡化。經與醫師討論,接受口服標靶治療,同時透過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王瑜婷診斷,以中醫調理,幫助舒緩副作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35歲的蘇小姐,皮膚白皙、臉部少見血色,被朋友稱為「雪白美人」。她因工作忙碌,飲食不正常,有便秘的困擾。某天上班時,彎腰撿拾地上物品起身後,忽然頭暈目眩,幾乎站不穩,趕緊到台北慈濟醫院急診,醫師仔細問診及檢查後,發現蘇小姐因痔瘡造成長期慢性失血,血色素只有3.2gm...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現代人普遍壓力大,很多人可能不自覺面臨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怎麼休息都覺得疲憊、睡眠品質差、做事沒幹勁、消化系統頻繁出問題,甚至功能、記憶力下降,不只常常覺得煩躁,有些人還會胸悶不適,容易有莫名焦慮感。要想自律神經不失調 『陰陽』就要協調 什麼是自律神經?臨床心理師張巍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