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性癌症死亡排名乳癌名次攀升 應定期檢查提前部署

女性癌症死亡排名乳癌名次攀升 應定期檢查提前部署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乳癌是所有女性健康的重要課題,也是國人女性頭號健康公敵。衛福部國健署日前公布1項數據,根據國人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女性終其一生每12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106年乳癌位居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有13,965人罹患乳癌;108年國人女性因乳癌死亡有2,633人,平均每天約有7人因乳癌失去寶貴的生命。乳癌更是在108年於女性主要癌症死亡排名較107年上升了1個名次,從原排名第4名晉升到第3名。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表示,乳癌是可透過篩檢提早發現及早期治療的,依照醫師的治療方針並接受正規的治療,乳癌的5年整體存活率可達85%。沈彥君醫師也提醒女性從20歲開始就該安排自主篩檢,定期每個月做自我觸摸評估(手指併攏以指腹按壓,範圍以胸骨為中線,按壓鎖骨下緣、腋下及肋骨下緣邊界)或是接受乳房外科理學檢查;若為高危險族群(初經在12歲以前、有乳癌家族史、肥胖)的女性,從20歲開始即可安排每1至2年1次乳房外科理學檢查及乳房超音波檢查。


國健署指出,乳房X光攝影檢查是目前有國際研究實證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定期安排乳房X光攝影檢查確實可達到早期發現、降低乳癌死亡風險。數據統計,檢查後為異常者有超過6成是早期個案(0期或第1期);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可高達95%以上。若未及早發現早期病灶,導致延遲治療,第4期的5年存活率則僅剩餘21%。國人女性乳癌好發年齡介於45至69歲,目前政府有提供45至69歲婦女及40至44歲2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


但現代人越來越晚生育、環境荷爾蒙暴露、飲食習慣改變等因素,乳癌也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建議應依據個人乳癌危險因子的高低,至少每1至2年定期接受乳癌篩檢,40歲以下的年輕女性乳房組織密度較高,建議可利用乳房超音波做為乳房檢查的第1步選擇,若發現有異常病灶需進一步確認或有乳癌家族史、曾接受乳房手術等,搭配乳房磁振造影(MRI)精密檢查可有效提高診斷的精準率。


更多NOW健康報導
▸人工植牙技術日新月異 科技輔助「植」得安心有保障
▸當安眠藥遇上4大類飲食 交互作用恐踩地雷「藥」當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日前,台中大里、雲林斗六、南投地區空氣不良,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都達「紫爆」的等級,國家衛生研究院陳裕政助理研究員與研究團隊調查,這次雲林地區空氣品質不良有兩項主要因素,東北季風夾帶大陸東北地區的空氣汙染物進入台灣、鋒面由北往南經過台灣北部及中部地區時,可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現代人多晚婚,想要懷孕生子本就比較困難,更有些女性,會有輸卵管水腫問題,進而更加難以受孕;婦產科醫師呼籲,想要懷孕婦女若是檢查發現有輸卵管水腫,切勿遲疑應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以免生子無望! 晚婚導致不孕症婦女受孕率降低 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育倫表示,由於國人逐漸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孩子因為無法完整的表達自己,因此常有胡鬧哭泣等情況發生,不少父母「對付」孩子這樣的情緒問題時,就是「塞糖果」,希望藉此「塞住」孩子的哭鬧。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給孩子吃糖所造成的危害其實比吸菸更嚴重! 吃糖危害多 孩童健康出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廣義的糖,是指碳水化合物,...

閱讀詳情 »

    (圖來源en.wikipedia.org) 痔瘡是指肛門內部或外部的靜脈腫脹,為骨盆和直腸靜脈壓力過大所致,與便秘、腹瀉和排便用力過度有關。最常見的癥狀是便血,你可能發現廁紙或馬桶里有血。痔瘡可能會發癢、發痛,多數是排便用力過度引起的。肥胖、抬重物和懷孕也會引起痔瘡(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