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女生維持好光「頸」 定期抹片檢查愛自己

  國民健康署自84年起提供30歲以上女性子宮頸抹片檢查服務,推動近25年以來,子宮頸癌每年發生人數從84年的2,136人,降至105年的1,432人;死亡人數也從84年的1,010人,降至106年的651人。從84年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降到105年的第8位,死亡率更是從84年的第4位,降到106年第7位。但是,每天仍有近4人新診斷罹患子宮頸癌、近2人死於子宮頸癌。

  婦女資料比對癌症登記資料後,以3年內曾做抹片檢查者為比較基準,3至6年曾做抹片檢查者的罹癌風險增約為2倍;6年以上曾做抹片檢查者的風險再增為3倍;而從未做過抹片檢查者,其罹癌風險則為3.4倍。因此,越久沒有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罹患子宮頸侵襲癌的風險越高。

  依據國民健康署分析105年子宮頸抹片篩檢及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子宮頸抹片篩檢可發現97.3%的子宮頸癌前病變及早期(0至1期)子宮頸癌個案,若未篩檢者,其發現子宮頸癌早期的比例降為50.5%,證實篩檢有助於早期發現。而且子宮頸癌早期的5年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到第4期則驟降至僅2成。

  子宮頸抹片檢查是經國際實證最佳的子宮頸癌篩檢工具,有助於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如果抹片檢查結果疑似有細胞的異常變化,建議依醫師囑咐定期追蹤或接受子宮頸(陰道)切片確診。如果診斷結果為癌前病變,大部分只需要簡單的門診手術,即可治癒;若經切片證實為癌症時,只要發現得早,治癒率也很高(原位癌接近100%),所以只要及時接受治療,都會有相當樂觀的結果。

  為預防子宮頸癌發生,已無性生活或停經的婦女,也要定期檢查;有性經驗的婦女至少每3年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如發現有異常,應遵循醫師建議接受進一步檢查及確診。

相關推薦

▲亞大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張家熙提醒患者不可食用不明草藥。(圖非當事人/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聽信「防病毒草藥」謠言,差點害命!台中一名60歲B肝婦人,日前聽聞喝下坊間宮廟所調配的草藥,能有效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竟傻傻連續喝了3周,結果陸續出現黃疸、腹水等症狀,就醫緊急透過...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原料藥「斷料」威脅一直都在,自從食藥署3月17日公布相關通報機制以後,各地藥局通報量一口氣爆增上千件,但食藥署藥品組科長張連成表示,有些藥局只要叫不到貨就通報,事實上可能只是通路商、供應商問題,食藥署一一評估後...

閱讀詳情 »

一名五十歲的男性軍人發覺手指發紫、不斷掉髮,且感冒總是好不了,一開始以為只是工作壓力大,漸漸地工作上開始越來越吃力,進而趕緊就醫並確診為硬皮病,且同時併發雷諾氏現象及間質性肺病,不只手指頭受雷諾氏現象影響發黑壞死、疼痛難耐,如同木乃伊般,肺部更因間質性肺病產生纖維化現象,只好辦理退伍在家臥床靜養,時...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衛福部)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補償,第二階段即起開放「照顧者」申請了!衛福部今(31)日正式受理受隔離或檢疫者之照顧者防疫補償申請,民眾可採線上、郵寄或臨櫃等方式,向受照顧對象隔離或檢疫結束時的所在地直轄市、縣市政府申請;不過得注意的是,如果照顧者原本即無工作,包括退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