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如何1人吃2人補? 專家提供孕期飲食原則

  懷孕是女人一生當中,生理狀態最特別的時光,為了能夠好好享受與胎兒緊密相連的美好孕程,媽咪更要保持身體健康,適當運動、吃得營養並常保好心情。

  均衡飲食是為了讓身體功能正常運作,因此必須攝取足夠的營養素,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特別在懷孕階段更是重要的事,媽媽必須供應胎兒生長發育所需,因此孕期更應重視飲食內容,以達到母胎都健康的目的。

均衡攝取

  「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營養素,能保持身體功能正常運作。」營養師李芷薇說明,蛋白質、醣類、脂質、維生素及礦物質這5大營養素,在人體內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像是蛋白質是建構細胞的主要成分、醣類供應能量、脂質是提供生長及維持皮膚健康的必需脂肪酸,而維生素與礦物質能協助這3大營養素的代謝,也與人體組織的生長、修復及運作有關。

  懷孕過程中,胎兒所需營養素必須仰賴母體供應,若媽咪偏廢某類食物而導致營養素缺乏,不但可能影響自身健康,也會影響胎兒生長發育。因此,孕期更應重視均衡飲食及多樣化,多方攝取所需營養素。

營養品適量

  每個人的飲食習慣、食量都不同,甚至是每日消耗的熱量也有所差異,除了透過均衡飲食獲取每日所需營養之外,也要注意「過量」問題。

  好食課營養師黃思穎指出,國人普遍有蔬菜水果吃太少的問題,因此維生素及礦物質容易攝取不足,許多孕媽咪為了補足這些營養素,會以營養補充品代替。孕期常見營養品有:葉酸、鐵、鈣、魚油等,李芷薇營養師提醒,補充營養品必須留意劑量,尤其是孕媽咪更要小心,像是屬於脂溶性維生素的維生素A,過量攝取會增加胎兒畸形風險。

好情緒

  除了吃得營養之外,也要保持心情愉悅,因為快樂的媽媽才能孕育出快樂的寶寶!臨床上,許多媽咪對孕期禁忌飲食與保持體態備感壓力。在孕媽咪身體健康的狀態下,除了不建議生食之外,其他食物只要把握淺嚐和適量原則即可,此外,搭配適度運動也很重要,不僅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腸胃蠕動,還能刺激交感神經、調適心情、釋放壓力。

切勿減重

  李芷薇營養師強調,孕期千萬不可自行減重,若有減重需求,務必配合醫師或營養師的指示,控制體重增加速度,尤其是有些環境毒物會儲存在脂肪中,當脂肪分解就會釋放出,進一步影響胎兒健康。

★原文刊載於2019年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87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從懷孕初期開始,乳房會明顯變大,目的是為了讓寶寶有足夠的母奶可以喝,但變大的同時,可能伴隨著脹痛感及乳暈變黑等問題,專家表示,乳房各種變化因人而異,唯有清楚了解自己的乳房變化狀況,在孕期中就能與它和平共處。胸部變大 受荷爾蒙影響 許多孕媽咪提到,因懷孕後乳房逐漸變大而開心不已,禾馨民權婦幼診所乳房...

閱讀詳情 »

台灣每年新增4萬多名腦中風患者,平均每年約有1萬3千多人死於腦中風,如果未能在急性腦中風發生數小時內減輕腦梗塞,則死亡率會大增,且有嚴重後遺症,三軍總醫院公布最新細胞療法成果,提供慢性缺血性腦中風病人另1種全新選擇。 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主治醫師周中興指出,雖然血栓溶解劑和顱內動脈取栓治療的發展神速...

閱讀詳情 »

如果能用健康的植物蛋白質取代紅肉類食物,心臟一定會感謝你。1項新的研究指出,這麼做可以降低心臟病的機率,研究登在《循環雜誌》(Circulation)。 研究人員分析36項實驗超過1,800人的數據,以了解飲食的差異是如何影響心臟病風險,如血壓、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和脂蛋白等。結果發現,紅肉和其他飲...

閱讀詳情 »

1名年約50歲婦女,平常習慣騎車買菜、通勤,她因為貪圖方便,都戴無法完整包覆頭部的瓜皮安全帽上路。有1次,她騎車發生擦撞,頭部受到撞擊,外傷雖然復原,卻留下眩暈後遺症,症狀輕微時常感覺頭暈,有時嚴重則天旋地轉,車禍陰影也讓她時常感覺焦慮,身心飽受壓力。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說明,人體平衡感取決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