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確診罕病 50%機率遺傳下一代 生育之路無比艱辛

女確診罕病 50 機率遺傳下一代 生育之路無比艱辛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筱芬(化名)的父親,是位事業有成的建築師,努力打拼工作照顧家庭,卻在10年前開始出現雙腿無力的症狀,原以為只是年紀漸長的問題,但短時間內行走能力變下降許多,筱芬父親奔波就醫,終確診罹患罕見疾病「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當醫師告知此為家族遺傳性疾病時,筱芬父親立刻讓子女進行基因檢查。

爸爸確診 當年僅20歲的她內心很不安

當年,正值20芳齡的筱芬雖有進行抽血檢驗,但當時此疾病無藥可醫,且筱芬並沒有任何病症,便決定不回診了解檢查結果,內心承擔著50%可能患病的不安,想先完成自己的學業及夢想。後來,隨著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陸續出現治療的藥物,筱芬的父親也開始進行實驗性治療,退化的病症漸緩。筱芬在26歲時,與陪伴身邊的另一半結婚,享受著兩人世界多年後,兩人開始思考生育的問題。33歲的筱芬看見父親透過實驗性藥物減緩罕見疾病的退化,無形之間給她一劑強心針,終於願意去醫院確認基因檢驗結果。

二分之一的罹病機率 生兒育女是場大賭局

賭上50%機率的筱芬,在診間被醫師告知自己為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的基因突變患者,面對不知何時會發病的未來,感到震驚及畏懼,但看見父親快速退化的發病歷程及接受藥物治療後大幅減緩疾病惡化的狀況,現階段還沒有任何症狀的筱芬,認為若能及早接受治療,便可緩解疾病惡化的速度,自己的人生也不會因罕見疾病的衝擊,不敢盼望未來。

筱芬與先生在醫師的建議安排下進行遺傳諮詢,希望讓此疾病不要再代代相傳,目前唯一能解的是透過試管嬰兒,揀選沒有顯性遺傳的正常基因進行胚胎培養,這些費用卻高達70萬以上,生育這條路充滿艱難挑戰。但目前此種罕病的藥物並無健保給付,病友一年需負擔800萬以上的藥費,因此筱芬殷切期盼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變的藥物能盡快納入健保給付,讓想要有小孩、成為母親的筱芬,能在有藥可醫之下,有勇氣去孕育下一代,即便病情出現症狀了,也能延緩惡化速度,穩定陪伴小孩長大。

【延伸閱讀】

遺傳性罕病FAP醫藥費年逾百萬 病友急盼健保給付

罕見不等於沒有! 週邊神經疾病關懷協會成立助罕病友發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8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媒體報導,藝人小禎近期瘦身有成,其實在4年前曾受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困擾,因為雄性荷爾蒙異常,體重在半年內直線飆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一種複雜的代謝異常疾病,好發於生育年齡的女性,盛行率約5-10%。該病常見症狀包含經期不正常、痤瘡及多毛症,即毛髮出現在唇上、鬢角、胸毛、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元宵節即將到來,屆時各地會有蜂炮活動或施放鞭炮,民眾也多會燒香拜拜,同時又處於季節轉換之際,恐致氣喘發作。一名六十多歲婦女,因粉塵及懸浮微粒影響,導致嚴重氣喘,胸悶、鼻塞、流鼻涕、呼吸困難等症狀頻繁發作,勉強堅持兩週後狀況未見好轉,就醫住院治療後才恢復穩定。收治患者的林...

閱讀詳情 »

「元宵節快樂!」花蓮民生社區共 50 多位長者,藉由花蓮慈濟醫院老人醫學科團隊每月一次的高齡長者介入課程,親手製作元宵小燈籠,一同祝福彼此,同時也透過實際活動的健康課程,盼能預防老人失智並延緩失能。老人醫學專科團隊深入社區 自前端起預防失智台灣進入高齡社會,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超過了 14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冬季最常見的皮膚困擾為乾癢、脫屑及龜裂,常常讓人癢到受不了來求診,尤其每當寒流來襲、氣溫下降,老人家的皮膚乾癢問題更是明顯,最常發生的部位在腳的前側!分泌油脂量降低 老年人更易乾癢烏日林新醫院美容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郭康凌表示,因為隨著年紀越大,熟齡肌膚的角質層會逐漸退化,變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