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女高中生線上購物成癮 竟是憂鬱症所害

女高中生線上購物成癮 竟是憂鬱症所害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電影《購物狂的異想世界》中,女主角因購物成癮而債臺高築,現實生活竟也有類似案例!一名18歲女學生,在校人際關係不佳,對上課讀書提不起勁,心情低落,頻頻請假不去上學,待在家玩網路遊戲及上購物網站,訂了遊戲點數及許多物品,有的物品甚至都沒有拆封。父母無計可施,以付款作為換取她去上課的條件,但她反而變本加厲,於是父親帶她到精神科就醫,經診斷為憂鬱症,開始接受治療。

 

購物短暫快感 隨後深感罪惡

現在是網路時代,科技日新月異,物品品質改善,且購物變得更方便,加上信用卡及電子貨幣盛行,都增強了個人購物的慾望及便利性,更甚者會出現購物成癮的症狀而難以自拔。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部詹仁輝醫師指出,購物成癮嚴格來說並不是一種精神疾病,而是一種行為障礙,又叫強迫性購買,指重複的、非必要的、情緒性、衝動性購物,而且會給個人或家庭帶來負面影響。個案不管經濟狀況如何,都會想去購物,購物後有短暫的快感,但之後又會陷入罪惡感中。跟藥物成癮、酒精成癮類似。有些躁鬱症、憂鬱症及強迫性收藏的患者,也會出現過度購物的情況。

預防成癮:購物前列清單 不刷信用卡

購物成癮的症狀包括:重複購買用不到的東西;對家人隱瞞購物的行程或金額;合理化購物的理由,如這些東西有一天會用得到;購物的當下會有快感,但不久後會出現罪惡感;低自尊或低自信,想藉由購物提升自信等。

詹仁輝醫師表示,若民眾擔心出現類似行為,可在購物前先列出購物清單,並嚴格遵守,不能因任何理由買多餘的東西。此外,只用現金購物,絕對不使用信用卡,以避免超出預算。

另培養多種興趣,如運動、閱讀、看電影,減少逛街的頻率,出遊的地點可選擇公園或電影院,避免選擇購物商場、outlet或百貨公司等誘惑多的地方;也要避免逛購物網站。買東西前也應仔細考慮是否真有需要。如果情況嚴重,請立即就醫,醫師會視病況考慮以下的治療方法:

1) 認知治療/找出促使個案購物的不合理想法。
2) 放鬆練習/紓解短暫的焦慮壓力及憂鬱。
3) 藥物治療/治療憂鬱症、躁鬱症或強迫症。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在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增加的台灣,失智症的人口也快速上升。失智症的症狀並非同時一起發生,而是在生活中一點一點慢慢地出現,初期若非特別留意,很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老化而延誤就醫。 父母親均有失智 罹病風險高2倍 國內失智症權威劉秀枝坦言:我是失智症高危險群,因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48歲的李小姐嗜吃酸辣甜食,最近2個月胃酸逆流愈來愈嚴重。經內視鏡檢查診斷為糜爛性食道炎,經減少刺激性食物,並減重、藥物控制,症狀明顯改善。 郭綜合醫院肝膽腸胃內科張育霖醫師指出,胃食道逆流疾病近來發現台灣的盛行率愈來愈高,研究顯示男性、抽煙、身體質量指數≧27k...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你常常因為工作的關係,迫不得已必須長時間久坐、久站嗎?那得小心罹患所謂的深層靜脈栓塞!台北就有一名年僅二十多歲的廚師,一天得站十多個小時,久而久之竟讓他的腳逐漸腫痛,並且破皮還發黑潰爛,讓他嚇得趕緊就醫,沒想到是罹患所謂的「深層靜脈栓塞併發血栓症候群」主因還是長期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民眾若持續發燒,且劇咳不止超過一周,可要當心這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台中就有一名三十三歲吳姓女子,一開始僅出現發燒、胸悶、咳嗽等症狀,但到附近診所治療皆無法改善,咳嗽還是持續長達兩個月,且臉部和上肢更出現腫脹現象,才驚覺不對到大醫院檢查,經電腦斷層掃描後,竟驚見縱橫膈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