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女高中生線上購物成癮 竟是憂鬱症所害

女高中生線上購物成癮 竟是憂鬱症所害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電影《購物狂的異想世界》中,女主角因購物成癮而債臺高築,現實生活竟也有類似案例!一名18歲女學生,在校人際關係不佳,對上課讀書提不起勁,心情低落,頻頻請假不去上學,待在家玩網路遊戲及上購物網站,訂了遊戲點數及許多物品,有的物品甚至都沒有拆封。父母無計可施,以付款作為換取她去上課的條件,但她反而變本加厲,於是父親帶她到精神科就醫,經診斷為憂鬱症,開始接受治療。

 

購物短暫快感 隨後深感罪惡

現在是網路時代,科技日新月異,物品品質改善,且購物變得更方便,加上信用卡及電子貨幣盛行,都增強了個人購物的慾望及便利性,更甚者會出現購物成癮的症狀而難以自拔。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部詹仁輝醫師指出,購物成癮嚴格來說並不是一種精神疾病,而是一種行為障礙,又叫強迫性購買,指重複的、非必要的、情緒性、衝動性購物,而且會給個人或家庭帶來負面影響。個案不管經濟狀況如何,都會想去購物,購物後有短暫的快感,但之後又會陷入罪惡感中。跟藥物成癮、酒精成癮類似。有些躁鬱症、憂鬱症及強迫性收藏的患者,也會出現過度購物的情況。

預防成癮:購物前列清單 不刷信用卡

購物成癮的症狀包括:重複購買用不到的東西;對家人隱瞞購物的行程或金額;合理化購物的理由,如這些東西有一天會用得到;購物的當下會有快感,但不久後會出現罪惡感;低自尊或低自信,想藉由購物提升自信等。

詹仁輝醫師表示,若民眾擔心出現類似行為,可在購物前先列出購物清單,並嚴格遵守,不能因任何理由買多餘的東西。此外,只用現金購物,絕對不使用信用卡,以避免超出預算。

另培養多種興趣,如運動、閱讀、看電影,減少逛街的頻率,出遊的地點可選擇公園或電影院,避免選擇購物商場、outlet或百貨公司等誘惑多的地方;也要避免逛購物網站。買東西前也應仔細考慮是否真有需要。如果情況嚴重,請立即就醫,醫師會視病況考慮以下的治療方法:

1) 認知治療/找出促使個案購物的不合理想法。
2) 放鬆練習/紓解短暫的焦慮壓力及憂鬱。
3) 藥物治療/治療憂鬱症、躁鬱症或強迫症。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壓力大,除了慢性疲勞性上身,掉髮問題也幾乎可稱為現代人的「文明病」。一位男性患者國中時期就開始就有掉髮徵兆,升上高中後頭髮幾乎掉光,就醫時頭頂已光禿禿,才20歲卻如同一位中年男子。根據德國最新研究指出,43%的受訪者認為壓力大是掉髮主因,而目前證實咖啡因活性成分可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58歲的劉先生從事隧道開挖工作,長期伴有咳嗽、痰和胸悶等呼吸道症狀,即使規律服藥仍經常出現不適的症狀,每年在春、秋冬季節時也會因急性發作而住院治療;另一位45歲的馮小姐自民國102年起至民國104年10月,常出現鼻塞、咳嗽、周身搔癢等症狀,春秋兩季症狀更嚴重,104...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臉頰陣發性疼痛難受,忍9年才發現是三叉神經痛!一名62歲陳女士9年前右臉頰開始出現陣發性疼痛,原以為睡眠不足所導致,沒想到疼痛讓她無法洗臉、刷牙、說話、吃東西,幾乎每5至10分鐘就會出現痠、抽、痛、刺,像有很多針在刺,痛到不能摸,洗頭也不能摸到頭皮,每當疼痛發作時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中年事業有成的李先生,平常為了交際應酬,抽菸喝酒樣樣來,近年來,家人開始注意到李先生說話速度變慢,與客戶的社交反應變慢,常常一個問題想了快5分鐘才回答出來,甚至這個月來走路不穩常常跌倒,就診發現原來罹患了血管性失智症,更被告知腦部有小中風的痕跡。 忘東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