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奶油產品新標示 將於七月上路

奶油產品新標示 將於七月上路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市售奶油、鮮奶油、人造奶油等相關產品種類繁多,但您知道那些是真正由牛奶製成的奶油?或是從植物油脂加工製成的人造奶油嗎?食品藥物管理署為加強管理市售奶油、鮮奶油、人造奶油及脂肪抹醬產品的品名標示,避免消費者混淆,已於106年2月6日,公告訂定「市售奶油、乳脂、人造奶油與脂肪抹醬之品名及標示規定」,並將於今年7月正式實施。

還給「奶油」正名化 

「市售奶油、乳脂、人造奶油與脂肪抹醬之品名及標示規定」中所定奶油及鮮奶油是僅由乳品衍生之油脂製品,其中乳脂肪須達到80%以上者,稱為「奶油」,乳脂肪含量10%以上未達80%者,則稱為「鮮奶油/乳脂/食用乳油/鮮乳油」。

人造奶油不再誤導民眾

食藥署強調,若是以食用油脂製成人造奶油且油脂含量達80%以上的產品,其品名應標示為「人造奶油」;油脂含量達10%以上未達80%的產品,應標示為「脂肪抹醬」,上述「人造奶油」及「脂肪抹醬」,均不得使用表彰其為植物性奶油的文字,作為外包裝的標示宣稱,以免消費者誤解為「更健康」的產品。

奶油產品新標示 將於七月上路

正確標示上路 小心受罰

此規定將於106年7月1日實施,讓消費者依產品品名辨識奶油、乳脂、人造奶油與脂肪抹醬等產品,業者如未依規定作完整標示,可裁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如果內容物所含乳脂肪、食用油脂不足標準的產品,卻命名為奶油、鮮奶油、人造奶油或脂肪抹醬,則涉及標示不實,最重可裁處400萬罰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8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老人家真是不能跌倒!台南市一名90歲郭奶奶,日前在家裡滑倒撞到頭,隨即昏迷,緊急送至安南醫院就治。經腦神經外科醫師程正鑫進行腦部電腦斷層後發現,老奶奶跌倒時傷及頭部,造成急性硬腦膜下出血,血塊壓迫腦部,生命垂危,故緊急安排開顱清除血塊手術。術後兩個禮拜加護病房治療後,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台灣預計在2025年消滅C肝,健保署官員日前呼籲,C肝容易藉由血液感染,民眾前往牙科治療應做好感染控制,以免民眾做假牙染上C肝。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牙醫師全聯會)發布聲名駁斥,C肝感染途徑多元,包括血液傳染、共用不潔注射器、共同衛生用品、母嬰傳播及性接觸傳染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中醫常說清肝明目,而且會建議食用枸杞和決明子,不但可養肝也可明目,甚至有人會食用葉黃素或是維生素A來顧目瞅,雖然維生素A可儲存在肝臟來應用;然而,養肝權威中醫師李深浦表示,一旦肝不好,維生素代謝異常,就無法輸送營養到眼睛;因此,追根究柢,還是要先養好肝,才能使眼睛獲得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一名現年36歲的工程師,因工作關係每天緊盯電腦超過8小時,下班後仍然緊盯手機,眼睛幾乎沒有休息。近期覺得視力模糊,看遠不清楚、看近也吃力,經診斷後發現,竟是早發性老花。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醫師表示,因現代人使用3C頻繁,經常讓眼睛睫狀肌過度收縮緊張,導致老花眼提早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