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她老是吃不下飯? 竟是直腸癌末期

她老是吃不下飯? 竟是直腸癌末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50歲婦人,近日感覺食慾不佳,起初不以為意,但狀況越來越嚴重,就醫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竟是直腸癌末期,癌細胞不但轉移至肝臟,且長了多顆腫瘤,即使想手術切除病灶,也因腫瘤過大無法開刀。醫師透過基因檢測,確認患者特定基因並未突變,採用適當的標靶藥物合併化療,順利縮小腫瘤並開刀切除,術後恢復狀況良好。

收治個案的台中市澄清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邱錫雄表示,若該患者當時沒有先做基因檢測,選擇與患者基因適合的藥物,病情有可能會往壞的方向發展。由於傳統化療對癌細胞及正常細胞均有毒性、副作用大,而標靶治療只針對癌細胞作用,對正常細胞的影響較小,目前僅提供第四期的患者使用。

邱錫雄醫師進一步表示,以往治療癌症的方式多是亂槍打鳥,用藥後看有沒有效,而現在的治療是站在患者的角度,依據基因檢測結果選擇適合的標靶,不會使用對病人沒有幫助的藥物,以免耽誤治療。

「無論化療、標靶多有效,也只是延長生命而已。」邱錫雄醫師強調,預防大腸癌最重要還是健康飲食、養成運動習慣,以及定期做大腸癌篩檢,才能及早發現、早期治療。據統計,沒有運動習慣者與勤運動者相比,罹患腸癌機率高出3倍,因此平時多運動也能降低發生腸癌,飲食則應少攝取高油脂、高蛋白、低纖維的食物,尤其紅肉經過高溫烹調可能產生致癌物,引起腸道黏膜變化,最好少吃為妙。

大腸癌主要症狀是血便,大便次數變多、大便變細、便祕等,部分患者會有貧血情況;若嚴重發生食欲不振,很可能已經影響全身!邱錫雄建議,年滿50至75歲民眾,記得每兩年接受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經檢查有潛血反應更應進一步就醫檢查確診,有症狀不要有鴕鳥心態,以免錯失治療先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44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出現敗血症時,會使患者開始出現全身性發炎反應且合併器官衰竭病症,因此治療得分秒必爭,但檢查時,因敗血症得花時間檢測,醫師僅能先透過病人生理狀況,作為追蹤治療成效的參考,或採以廣泛型抗生素治療,但容易治療成效不佳,為了解決此情況,中正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謝文馨研發出「雙面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人造肉使用動物細胞培養 有效降低暖化問題全球暖化一直是無法有效解決的危機,為了減少使用全球能源,人造肉也因此孕育而生;作者朴英淑與傑羅姆.格倫在《2030世界未來報告書》一書中指出,人造肉是指不飼養、宰殺家畜家禽,而是在實驗室使用動物細胞培養出來的肉類,又稱為實驗室培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COVID-19新冠病毒疫情來勢洶洶,衛福部雖然不斷宣導勤洗手的重要,但學童活潑好動難免無法落實,讓不少家長擔憂。為維護學童健康並為社區防疫貢獻心力,桃園長庚紀念醫院今年特別規劃「學童洗手訓練課程」,由院內的感染管制護理師透過影片教學,協助國小老師教導學童正確洗手,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癌症連續36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令人聞癌色變,其中大腸癌發生率是第一名,而乳癌是女性發生率的第一名。由於乳房是最具女性象徵的器官,罹癌後如乳房切除,身心靈受到衝擊,讓乳癌成為女性的心頭大患。所幸,如果是早期發現,存活率相對其他癌症來得高,國人罹患乳癌平均五年存活率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