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顆粒便便拉肚子 竟是便秘引起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常有人認為超過3天沒排便才算便秘,其實便祕有許多隱藏版形式!小兒科醫師表示,孩子平時有排便習慣,但大出來總是一顆顆小羊便便或拉稀,家長可別視而不見;如果長期便秘不治療,讓腸道感覺神經遲鈍、蠕動功能變差,等到突然腹痛,也難分辨是單純便秘或有其他潛藏疾病。

一名5歲小妹在2個月前,媽媽發覺她的肚子愈來愈脹,且常打嗝、食慾變差,就醫前3天,常常肚子一用力或一不小心,就會解出水狀的糞便;求診後發現,小妹近2個月有便秘情形,水便其實是嚴重便秘造成的滲便,幸好在控制好便祕後,水便情形迎刃而解。

開業醫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葉勝雄指出,近期就收治過幾名嬰、幼兒,不是拉水便,就是肛門附近皮膚出現痔瘡症狀,其實都是長期便秘引起。他說,一般人認為超過3天沒排便才算便秘,但其實這些小朋友每天都有上大號,但便便形式異常,因此要從糞便的形狀、軟硬度,及是否有長期便秘造成的併發症,才能揪出便秘問題。

葉勝雄舉例,正常的便便呈長條狀,容易排出;一些便秘的小朋友雖然每天排便,但一顆一顆硬硬小小,猶如小羊便便,這些其實是很多天前就形成的糞便,因為一直堵塞在腸道裡,水分被腸道吸收後越來越少,就變成又乾又硬的顆粒狀;如果這些小羊便便組合成又大又粗的硬便,一次大出來恐造成肛裂傷口。

另外,當硬便塞住大腸,只剩下水便可以從縫細中滲出,因為外觀有如腹瀉,常被誤認是拉肚子,若服用止瀉藥,會讓便秘更加嚴重。

葉勝雄提醒,除了上述異常形狀,家長可觀察孩子便便時是否會哭或肚子痛,有無腹脹、活動力變差、食慾減低等現象;有時家長以為小朋友用力是因為便便解不出,但其實是因為肛裂疼痛想用力想憋住,反而加重便祕情形。

長期便秘會使腸道感覺神經遲鈍、蠕動功能變差,等到發生急性腹痛,反而難分辨是單純便秘或其他疾病引起。葉勝雄建議家長,孩子若出現便秘症狀,就應儘早就醫控制,不要擅自用藥,以免治療方向錯誤,造成反效果。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28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人力銀行調查,高達9成1的上班族想要年後轉職,而在接受調查的上班族自認的職場劣勢中,外型就佔了41.2%。足可見想要在年後轉職中更有自信,外型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許多人會在農曆年前上醫美診所讓自己改頭換面,除了圖個新年新氣象的好彩頭之外,也是為了年後轉職做準備。從事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癌症連續30多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罹癌後如何選擇最適合的治療藥物、如何在罹癌後能精準找到有效治療?癌症基因檢測不斷精進,全球知名的美國癌症基因檢測公司Foundation Medicine旗下的最新癌症全基因檢測服務Foundation One CDx為第一個獲得美國食...

閱讀詳情 »

冬天氣溫陡降,就怕血管阻塞,釀成腦中風!心血管疾病來得快,往往令人猝不及防!為了避免中風意外,大家馬上聯想到要通血管,其中經常被提到的是吃阿斯匹靈,難道吃阿斯匹靈就能萬無一失嗎?中醫師提醒,若使用對象及時機不當,也可能造成高出血風險。其實,中藥也有適預防血栓的活血化瘀藥材,例如丹參,但是必需慎用,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心臟狂跳不已,伴隨心悸、頭暈,恐是「心房震顫」造成的心律不整,引發中風機率高,更可能致死。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黃鼎鈞說明,可以利用藥物及電燒灼手術進行控制。心顫日發 5 千次又三高 手術恢復心臟功能患者陳先生由於一個月內心臟常碰碰碰的激烈跳動,加上心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