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她肝腫瘤12公分 險錯失根治性治療機會

她肝腫瘤12公分 險錯失根治性治療機會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蔡孟泓報導】52歲的顧小姐,因為C型肝炎常規追蹤,才發現12公分的肝臟腫瘤,期間毫無症狀。會診醫師評估無法手術切除,而以肝動脈栓塞治療。後來到臺中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尋求第二意見評估,判定仍可接受肝臟切除才進行根除性治療,至今術後1年多沒再復發。

栓塞治療平均存活期20個月 肝癌其實有根治性療法

台灣的肝癌多由B肝與C肝進展而來,5種主要治療方式包括肝臟移植、肝臟切除、射頻燒灼手術、肝動脈栓塞,以及標靶治療、免疫療法等全身性療法。醫師表示,肝臟移植主要適合肝硬化嚴重、腫瘤不嚴重的病人;切肝適合多數病患,視術後肝功能能否負擔身體需求而定;射頻燒灼術則較適合腫瘤小於3-5公分,且非臨近重要血管的病患;肝動脈栓塞則是利用化學藥物、放射性元素等栓塞供應腫瘤的血管,讓腫瘤凋零。

收治案例的臺中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羅少喬主治醫師指出,一般統計上來說,只要走到肝動脈栓塞治療,大部分病患平均存活期約在20-22個月,主要能進行根除性治療的,也就是病人腫瘤完全移除的治療方式,一般認為只有肝臟移植、肝臟切除、以及射頻燒灼手術。

換肝適合肝硬化病人 切肝注重綜合評量爭取機會

「很多肝硬化的病人身上,可能沒有辦法接受燒灼、栓塞、切肝這樣的治療的,換肝是他唯一的選擇。」羅少喬醫師進一步表示,肝臟 切除手術復發率約有7成,也因為復發率高的關係,病患在術後必須接受密集的追蹤,一旦肝癌復發,就能重新評估前述5種治療方法接受治療,「其實大部分病人可以多次手術,甚至有開2次、3次,從此不再復發的病人也是有的。」

許多病患對於肝臟切除有所卻步,其實目前手術進步,以臺中榮民總醫院為例,執行腹腔鏡手術切肝,患者平均3-5天即可出院。然而左右能否手術的剩餘肝臟體積也並非絕對因素,羅醫師坦言,有些病患過去評估無法開刀,但後來會診其他醫院卻能進行手術,其實是取決於術前評估是否準確,而且必須綜合評量病患的其他共病。中榮團隊不僅提升手術技術及術後照護品質,更加強術前肝功能的評估作業,為每一位肝癌患者,盡可能爭取手術機會,因此醫師呼籲,民眾若不幸確診肝癌,建議多方會診評估,尋求第二意見,以利爭取更長的存活期。

【延伸閱讀】

如何評估肝癌治療? 醫籲尋求第二意見

菜頭罹肝癌末期 醫籲:愛吃花生、隔夜菜恐傷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彰化縣獨創「愛心手鍊2.0-守護BBCALL」防走失神器,在2018年摘下全國「高齡友善城市金點獎」,這愛心手鍊可當成吊飾、鑰匙圈或項鍊,兼具藍芽定位和智慧錢包的功能,彰化員林基督教醫院康年學苑失智據點日前邀請切膚之愛基金會,前往為長者講解「防走失神器」使用方法並且為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老人家跌倒不容小覷!相對於年輕人,老人家身體任何部位損傷的回復都來得較為緩慢,甚至可能再也回不去了;若是因此臥床,對家庭的衝擊也很大,對於主要照顧者來說,會在照顧與工作兩者之間難以取捨。因此,「預防跌倒」讓老人家能有品質地生活,並減輕家人的照顧壓力,會是照顧老人的重要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想要治累,幫助身心恢復放鬆狀態,除了透過改善錯誤的生活習慣,也可透過塗抹好油以及改變飲食方式幫助改善;日本內科學會認證醫師杉岡充爾指出,其實身體累不累,從皮膚上就看得出來,像是變乾、變油、會癢等現象,可能就是腎上腺處於過度消耗狀態,若出現畏寒又有黑眼圈,則可能是身心疾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曾柏亨/台北報導】外號小張震的張先生,和愛情長跑4年的女友完成終身大事。只不過婚後不知為何,原本人稱發情種馬的小張震,性愛表現突然直直落。婚前衣服一脫就餓虎撲羊,婚後卻需要看A片才能保持堅挺,而且只要分心或是戴套,馬上就無望再舉。多次被晾在一旁的老婆最後竟開玩笑說,要不要找3P加強刺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