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她脖子凸又聲音沙啞 原來藏了顆15公分瘤

她脖子凸又聲音沙啞 原來藏了顆15公分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臨床上一名年邁的奶奶,多年來脖子都有一顆突起物且越長越大,直到最近出現持續性的聲音沙啞,就醫才發現是因為脖子內長了一顆15公分的惡性腫瘤壓迫喉返神經,且腫瘤已經擴散到淋巴腺並包覆住頸動脈,需要趕緊施行大範圍的根除性手術。

甲狀腺疾病好發女性 治療方式選擇多元

負責收治個案的彰化基督教醫院一般外科劉高明醫師指出,甲狀腺疾病較常見於女性,像是甲狀腺功能性的疾病,如亢進或低下大多可透過藥物控制;若是出現結節過大壓迫氣管、食道造成呼吸、吞嚥困難,或是確診惡性腫瘤,以及少數格雷夫氏症(甲狀腺炎合併甲狀腺機能亢進)藥物治療不彰的患者,則建議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方式。

傳統開脖子手術傷口大 易增感染風險

像上述腫瘤特別大的患者,通常會以傳統開脖子的手術方式將腫瘤切除,不過,傷口大對於年長者恢復不易,也增加感染風險。因此,藉由「經頸部內視鏡輔助手術」透過不到5公分的傷口,順利將15公分以上的腫瘤完整摘除,並且搭配神經監測器確認喉返神經位置,保留術前雙側聲帶的原始功能,奶奶對於手術結果非常滿意,也順利擺脫大脖子。

甲狀腺手術趨勢! 「經頸部內視鏡輔助手術」傷口小、復原快

甲狀腺位於人體頸部下方,接近氣管與食道的位置。劉高明醫師進一步說明,近年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展,為了脖子美觀,發展出可從腋下、乳暈或是下唇內側進入切除甲狀腺的微創內視鏡手術,但由於切口距離甲狀腺較遠,手術需通過的路徑組織都需要被破壞,術後復原時間比較長,也可能增加併發症風險。

目前彰基體系具有豐富的「經頸部內視鏡輔助手術」經驗,藉由內視鏡輔助從頸部傷口進入,距離腫瘤位置近,對於組織破壞小,可以精準摘除甲狀腺腫瘤,且輔以內視鏡手術,相較於傳統開脖子手術傷口較小、出血量低,術後復原快,適合所有甲狀腺手術的病人使用。

甲狀腺緊貼神經 透過儀器定位避免術後併發症

劉高明醫師表示,由於雙側甲狀腺鄰近控制聲帶運動的神經,若不慎傷到(上喉或喉返神經)可能會出現聲音沙啞、喝水嗆到或是發不出高音等後遺症。所幸,目前甲狀腺手術可搭配使用「神經監測器」,它就如同倒車雷達一般,可以清楚在手術中定位神經位置,避免切除腫瘤時傷害神經組織,造成一輩子的遺憾。「神經監測器」適用於所有甲狀腺手術,更建議困難手術如二次開刀、腫瘤過大,甚至是甲狀腺癌合併大範圍淋巴侵犯的患者使用。

甲狀腺腫瘤預後佳 如有症狀應立即就醫

他補充,經頸部內視鏡輔助手術傷口小,對於患者術後照顧較為容易,術後僅需特別留意傷口出血或是低血鈣的問題。劉高明醫師於「經頸部內視鏡輔助手術」已有2000例以上的經驗,他呼籲甲狀腺腫瘤預後較佳,因此,若發現甲狀腺有不明突起,或是吞嚥、呼吸困難的情況,應盡速就醫檢查,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延伸閱讀】

年輕靚女頻手麻 竟意外發現甲狀腺腫瘤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2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眼睛是靈魂之窗,位於視網膜中心的黃斑部主宰著中心勢力、具有辨別物體清晰度、顏色的功能,若黃斑部出現病變,視力就會遭到威脅甚至有可能失明。台大醫院眼科部主任何子昌指出,黃斑部病變的症狀為視力模糊、視線扭曲,患者在家可以看著有貼磁磚的地方,做自我檢測,若發現線條扭曲,就該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許多人都會藉由運動維持窈窕體態,但運動前後到底該不該吃東西,說法眾多紛云。不少人認為,運動後因腸胃消化較快,好不容易消化的卡路里,一不小心就會被吃回來,而故意空腹運動,甚至是運動後不吃東西,挨著餓猛灌水以增加自己的飽足感。但營養師指出,這些都是錯誤的作法,想要讓運動發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63歲的張姓婦女,因背部及下肢時常會出現劇痛、痠麻等症狀,導致長期無法久站、久坐,走路也無法走遠,就醫後確診為第四、五節腰椎滑脫合併神經壓迫。但因擔心手術會造成神經損傷及術後傷口疼痛,而忍耐多年,直到透過友人介紹,輾轉至安南醫院求診,經評估後接受「皮質骨釘中線微創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一般車禍送醫院,醫師都會安排CT(電腦斷層掃描)檢查骨折位置、嚴重程度,羅東博愛醫院近日分別收治兩位因車禍入院的患者,在照電腦斷層的過程中雙雙發現罹腸癌。除了巧合之外,也讓人感受到腸癌的時鐘加速。醫師提醒,50至75歲民眾務必每兩年檢查一次糞便潛血檢查,以利及早發現及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