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她脖子凸又聲音沙啞 原來藏了顆15公分瘤

她脖子凸又聲音沙啞 原來藏了顆15公分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臨床上一名年邁的奶奶,多年來脖子都有一顆突起物且越長越大,直到最近出現持續性的聲音沙啞,就醫才發現是因為脖子內長了一顆15公分的惡性腫瘤壓迫喉返神經,且腫瘤已經擴散到淋巴腺並包覆住頸動脈,需要趕緊施行大範圍的根除性手術。

甲狀腺疾病好發女性 治療方式選擇多元

負責收治個案的彰化基督教醫院一般外科劉高明醫師指出,甲狀腺疾病較常見於女性,像是甲狀腺功能性的疾病,如亢進或低下大多可透過藥物控制;若是出現結節過大壓迫氣管、食道造成呼吸、吞嚥困難,或是確診惡性腫瘤,以及少數格雷夫氏症(甲狀腺炎合併甲狀腺機能亢進)藥物治療不彰的患者,則建議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方式。

傳統開脖子手術傷口大 易增感染風險

像上述腫瘤特別大的患者,通常會以傳統開脖子的手術方式將腫瘤切除,不過,傷口大對於年長者恢復不易,也增加感染風險。因此,藉由「經頸部內視鏡輔助手術」透過不到5公分的傷口,順利將15公分以上的腫瘤完整摘除,並且搭配神經監測器確認喉返神經位置,保留術前雙側聲帶的原始功能,奶奶對於手術結果非常滿意,也順利擺脫大脖子。

甲狀腺手術趨勢! 「經頸部內視鏡輔助手術」傷口小、復原快

甲狀腺位於人體頸部下方,接近氣管與食道的位置。劉高明醫師進一步說明,近年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展,為了脖子美觀,發展出可從腋下、乳暈或是下唇內側進入切除甲狀腺的微創內視鏡手術,但由於切口距離甲狀腺較遠,手術需通過的路徑組織都需要被破壞,術後復原時間比較長,也可能增加併發症風險。

目前彰基體系具有豐富的「經頸部內視鏡輔助手術」經驗,藉由內視鏡輔助從頸部傷口進入,距離腫瘤位置近,對於組織破壞小,可以精準摘除甲狀腺腫瘤,且輔以內視鏡手術,相較於傳統開脖子手術傷口較小、出血量低,術後復原快,適合所有甲狀腺手術的病人使用。

甲狀腺緊貼神經 透過儀器定位避免術後併發症

劉高明醫師表示,由於雙側甲狀腺鄰近控制聲帶運動的神經,若不慎傷到(上喉或喉返神經)可能會出現聲音沙啞、喝水嗆到或是發不出高音等後遺症。所幸,目前甲狀腺手術可搭配使用「神經監測器」,它就如同倒車雷達一般,可以清楚在手術中定位神經位置,避免切除腫瘤時傷害神經組織,造成一輩子的遺憾。「神經監測器」適用於所有甲狀腺手術,更建議困難手術如二次開刀、腫瘤過大,甚至是甲狀腺癌合併大範圍淋巴侵犯的患者使用。

甲狀腺腫瘤預後佳 如有症狀應立即就醫

他補充,經頸部內視鏡輔助手術傷口小,對於患者術後照顧較為容易,術後僅需特別留意傷口出血或是低血鈣的問題。劉高明醫師於「經頸部內視鏡輔助手術」已有2000例以上的經驗,他呼籲甲狀腺腫瘤預後較佳,因此,若發現甲狀腺有不明突起,或是吞嚥、呼吸困難的情況,應盡速就醫檢查,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延伸閱讀】

年輕靚女頻手麻 竟意外發現甲狀腺腫瘤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2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高血壓患者天冷運動要留意!一名45歲高血壓男性患者,因工作需要常交際應酬,加上有抽菸習慣,雖然平時都有按時服藥;日前早晨外出運動時,突然感到一陣暈眩而昏倒在地,情況一度危急,才知道是急性心肌梗塞,所幸及時到院治療,才無發生憾事。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永明指出,...

閱讀詳情 »

「醫生快過來,這裡有個人突然倒了。」3月15日中午12點半,湖北黃石市第五醫院急診科接到市民急救電話。老下陸一家菜場裡,32歲的商販王麗(化名)邊吃饅頭邊打電話時突然暈倒,黃石市第五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趕到現場時,王麗已停止呼吸。醫生初步懷疑,該女子吃饅頭時不小心被噎死。 據王麗的母親稱,當時王麗和...

閱讀詳情 »

想要甩掉身上的油脂,運動是不二法門,但許多人卻動錯了方法,其實,了解運動的燃脂效率後,就能選擇最高效率的運動方法。 想要減肥就一定要動,但該怎麼動又是一門學問!除了想要甩掉脂肪外,更想練出好看的線條,運動也蔚為風潮,在家狂跳鄭多蓮瘦身操,或是去健身房使用跑步機,就是想練出人魚線、馬甲線!但是,運動了...

閱讀詳情 »

「複雜的事情簡單做,你就是專家;簡單事情重複做,你就是行家;重複的事情認真做,你就是贏家」。面對減重,你想成為什麼? 你的體重多久變一次?是三天兩頭,還是因應四季變化,換上不同面貌。有一個人連續17年,不改體脂機上顯示的數字,且健檢報告零紅字,極為perfect,他就是「蕭敦仁」。看到這個名字,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