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她50歲罹乳癌復發 有心抗癌卻只因出現「一症狀」慘遭治療退貨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有心要抗癌,當心半路殺出程咬金!50歲的陳媽媽罹患早期乳癌,近日發現走路容易喘、很容易沒力,檢查發現原來是乳癌已轉移至肺部,意志力堅強的她「想活久一點!」勇敢接受化療,沒想到卻被化療引發的疲憊、不適所擊敗,抽血數值常低於標準,遭「退貨」無法延續治療,被迫拖長治療間距,還好妥善處理癌疲憊的問題之後,才能順利完成療程恢復正常生活。

根據最新統計,乳癌確診人數持續攀升,甚至已經超越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的癌症。針對轉移性乳癌,目前治療多採緩和治療,好幫助患者活得更久、更有生活品質。

台中慈濟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林金瑤表示,依乳癌分型、臨床分期及患者全身性評估結果,醫療團隊往往會研訂全方位客製化治療計畫;其中全身性的化學治療,是乳癌最常見的治療方式之一,利用化學藥物,毒殺全身分裂快速的癌細胞或抑制其發育。

不過,化療同時會波及正常細胞,造成的副作用常衝擊患者身心。國內門診觀察,其中又以「癌因性疲憊」(CRF)是臨床上最常見也最困擾的症狀之一,對於患者的心理、身體及生活品質,都潛藏著極大的衝擊,成為治療過程中不容忽視的重要部分。

林金瑤說,癌因性疲憊的成因,主要包括治療、生理、情緒或認知等多方面,感受到與活動不成比例的疲憊或體力耗竭;且超過9成的癌友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癌因性疲憊,但現在已非無解,健保就有給付治療藥物,能減輕療程中的疲憊不適感,提升完治率。

不少人認為罹癌「疲憊」是正常的,多睡覺自然就會好了,其實大錯特錯,HOPE癌症希望基金會近期就特別製作一份「癌疲憊懶人包」,讓更多人能了解癌因性疲憊症,強調「累」是發生在過度活動後,可透過充分休息或睡眠來改善;但癌因性疲憊症則是感覺異常的累,無法靠休息或睡眠緩解。

林金瑤感嘆,許多意志力不像陳媽媽堅強的病患,當出現嚴重疲憊時,可能會開始對治療卻步,希望能夠延後治療,但未按時接受治療,勢必會影響療效,甚至有人因為疲憊而放棄治療,再也沒出現在診間;他提醒,若未適時處理疲憊問題,再好的藥物,當身體不堪負荷,或是被迫降低劑量,一樣很容易讓癌細胞的抗藥性提早產生。

醫師建議,當患者出現「睡覺無法緩解」的疲憊時,便應主動諮詢醫護人員,針對疲憊狀況進行因應及改善,此外,在治療期間,要學習「當貴婦」,放下工作與家務,除了維持體力而做的運動,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並適時加入治療藥物,讓療效最大化。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12歲以上學生23日起打BNT疫苗!可請三天疫苗假

【有影】害疫苗失效Mu變異株「台灣有1例」! 陳時中:大家沈住氣解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韓國傳出大規模不尋常的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案例後,國內也有男子疑似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流感疫苗究竟要不要喊停?疾管署今(27)日給了答案,昨晚緊急召開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及傳染病防治諮詢會專家諮詢會議後,專家建議國內仍繼續推動流感疫苗接種計畫,但應持續密切監測。...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南韓發生大量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的通報事件,效應也在台灣發酵,不但藝人吳宗憲開直播抱怨一輩子第一次打流感疫苗就暈眩,還有台南男子宣稱兒子打完流感疫苗後頻尿「幾乎每5分鐘尿一次」,媒體上頓時狂冒不良反應案件,讓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今(27)日苦笑以對,強調有不適、懷疑應去就...

閱讀詳情 »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台北癌症中心大樓落成,要發展成國內兒童癌症治療重鎮。(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癌症治療又添新重鎮!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27)日舉辦台北癌症中心大樓落成典禮,預計明年4月啟用,該大樓重點設有兒童癌症中心,未來將發展專門針對兒童白血...

閱讀詳情 »

▲對於寵物的離世,如何調適情緒也是現代人很重要的課題。(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人類爸媽送別「毛小孩」也得注意心理調適!一名35歲已婚膝下無子的女性,日前帶著愛犬到溪邊遊玩,狗狗不慎落水,儘管立即冒險下水救援,仍來不及挽救,女子事發後不斷回想自己瀕臨溺水的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