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好消息! 血友病突破性藥物預防治療新氣象

好消息! 血友病突破性藥物預防治療新氣象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繼去年11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通過「雙特異性單株抗體」使用於有抗體的A型血友病患者後,今年4月17日,美國FDA更進一步認定這個新藥為多數沒有抗體之A型血友病患的「突破性療法」,預料送件後將加快審核與上市,這個好消息發佈的時間正好遇到「世界血友病日」,對於病友們格外地有意義,而且是個巨大的鼓舞!

85%出血位於肘、膝、踝關節處 恐影響行走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友病中心張家堯主任接受訪問時表示,血友病患者因凝血因子的缺乏而長期反覆出血,85%出血都位在肘、膝、踝等大關節部位,導致關節病變,造成時常疼痛、肌肉萎縮及行動障礙等,對病患的生活影響鉅大,很多患者日常生活嚴重受限,甚至嚴重影響學業、工作與人際關係。

目標為「零出血」!  「預防性治療」為先進國家血友病標準治療

張家堯主任說明,在2007年前,血友病治療是以「需時治療」為主,然而出血後才治療,關節仍會很快受損病變;2007年時,嚴謹的醫學研究證實規律的「預防性治療」可大幅降低關節出血頻率並預防關節病變,因而成為先進國家血友病的標準治療方式,朝向「零出血」的目標邁進。雖然自2014年起,「預防性治療」納入健保給付,但仍有將近五成A型血友病患沒有接受「預防性治療」,原因在於患者每週需要接受1~3次靜脈注射,每年打針多達52~156次,居家治療時需自行找靜脈打針,無論是頻繁打針、找不到血管注射或是打針的疼痛,都成為病患心中的夢靨,而降低了預防性治療意願。

「雙特異性單株抗體」大幅減輕預防性治療的重擔

張家堯主任進一步說明,「雙特異性單株抗體」是模擬第八凝血因子的單株抗體,能夠在出血時將第九與第十因子媒合在一起活化第十因子,而達到所需要的止血反應。研究顯示,使用「雙特異性單株抗體」治療後,病患出血次數顯著地減少。與傳統凝血因子比較,此種新藥最大的突破點在於:

1.半衰期特別長(4~5週),可以每二週施打一次,使得每年打針的次數下降到26次。

2.為皮下注射,不需要辛苦地找血管打針,大幅減少每次注射的時間。

3.不會產生凝血因子的抗體,也就是不會使原有傳統的第八凝血因子治療失效,這極為重要。

這三大特點使得此新藥堪稱是血友病領域中革命性的治療藥物!難怪美國FDA於今年4月,進一步認定此藥物為無抗體之A型血友病患突破性治療藥物。張家堯主任表示,傳統的預防性治療需要頻繁的打針注射,成了病患不可承受之重,然而「雙特異性單株抗體」給藥頻率少、用藥方便,可以大幅減輕病患頻繁打針的重擔,可望提升病患接受標準治療的意願和決心,進而改善生活品質。

更好的預防性治療 血友展望美好未來

張家堯主任表示,「世界血友病日」乃國際上為紀念法蘭克·舒納波先生對於血友病患的貢獻,並喚起大眾對於血友病正確認知的日子,今年的主題正好是「分享知識讓我們變得更強壯」,意指分享血友病醫療照護的知識,能夠幫助血友病患得到有效的醫療資訊、帶來更好的健康管理而活得更加美好。今年這個日子,突破性新藥的認定,將加速血友病醫療的進展。病患能夠規律地接受「預防性治療」,就能與一般人無異,不必過度擔心出血,活出更豐盛的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6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0)日新增11例新冠境外移入,除印度入境4名個案外,其餘7名自自菲律賓(案1188)、敘利亞(案1189)、印尼(案1194至案1198)入境,當中2人檢疫期滿自費採檢確診,5人檢疫期滿前採檢確診。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案1188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髖關節退化或股骨頸骨折已成為骨科門診常見的病症,治療上,目前已能藉由髖關節置換手術解決病症。安南醫院骨科黃逸倫醫師指出,其中針對嚴重髖關節退化及中老年股骨頸骨折等病症最為快速且有效,近年來也發現接受DAA (Direct Anterior Appro...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華航群聚事件持續擴大,今(1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佈,再增3名本土與1名感染源釐清個案,分別是諾富特接駁車員工(案1186)、華航機師(案1187)、案1105(華航機師)的2名同住家人(案1199與1200),4名確診者匡列接觸者27人,當中25人列居家隔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聞中很多名人都因心血管疾病發生猝死,引發了大眾對健康議題的關注,心臟和動脈是人體至為重要的維生系統,一旦出了問題,往往來不及搶救而失去生命,現今醫學的重要觀念是「預防勝於治療」,許多疾病如果能及早發現,就可以避免對生命造成的危害。 然而尋常健康檢查,多著重篩檢癌症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