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如何治療「拇趾外翻」?75歲的陳阿嬤終於可以跟團旅行了…

自己的腳痛自己救治療「拇趾外翻」醜腳丫,七十五歲的陳阿嬤終於可以跟團旅行了

那天,七十五歲的陳阿嬤走進足踝中心希望治療「拇趾外翻」。陳阿嬤說:「我從來都沒和同村的朋友一起參加過需要外宿的旅遊團行程,因為我有拇趾外翻,怕別人看到我難看的腳。」陳阿嬤是我在拇趾外翻臨床中年紀較大的病患,七十五歲的她,或許功能性的困擾早已經不存在,拇趾外翻造成她最大的障礙是:美觀、自信的問題。究竟,什麼是拇趾外翻?為何會令一位七十五歲的阿嬤如此耿耿於懷呢?

足踝外科名醫朱家宏出版自己的腳痛自己救(時報出版)書中提到,從解剖生理學來看,正常腳拇趾外翻角約為十五度以內,如果角度大於二十度就是「拇趾外翻」。朱家宏醫師指出,角度越大不一定越痛,但會比較難看。另外,拇趾外翻也常合併前橫足弓及內側縱足弓降低,前足寬度增加,腳的穩定性及腳趾的靈活性變差,也常造成蹠痛問題。

陳阿嬤懇切地說,以前常聽說拇趾外翻治療後很快又會復發,開刀根本沒用,所以從年輕到現在一直不敢看醫生;直到前陣子,村裡一位阿桑很開心地表示,治好了困擾多年的拇趾外翻,而且一年多都沒有再復發,就趕緊向她要了醫生的名字,鼓足勇氣走進足踝中心就診。

 

拇趾外翻手術後很容易復發?

事實上,只要做適當正確的矯正,拇趾外翻絕對是可以矯正的,重點在於如何正確地把骨頭的軸心調整好,等到癒合後,骨頭的形狀就會定型在正確的位置上,拇趾外翻自然就不會復發了。(見下圖)

如何治療「拇趾外翻」?75歲的陳阿嬤終於可以跟團旅行了…

至於手術的過程,其實既快也不辛苦,一般來說,拇趾外翻偏差角度約在三十到六十度左右,平均矯正一隻腳只需要半個小時,如果為兩隻腳做手術,加上麻醉的時間,差不多兩小時就可以結束手術,患者也可以馬上出院。只是,腳是功能性很強的部位,每天都要面臨踩、踏、走路的需求,因而消腫、組織的恢復都會比較慢,患者需要有多一點耐心。

雖然拇趾外翻貌似是小毛病,但找專門的足踝醫師治療還是比較好,以免遇到經驗不夠的非專科醫師,不但手術過程痛苦不堪,甚至術後也沒什麼改善。我曾治療過很多外院開刀不成功的例子,後續的手術反而都比第一次還困難又複雜。(見下圖)

如何治療「拇趾外翻」?75歲的陳阿嬤終於可以跟團旅行了…

 

術後還能穿高跟鞋嗎?

七十五歲的陳阿嬤可能只希望根治腳趾外翻,可以讓她充滿自信地帶著雙足去旅行,但對更多年輕女性來說,期待可能不止於此。穿一般的包頭鞋,因為拇趾外翻的緣故,拇趾內側會跟鞋子摩擦,導致疼痛不適;穿透氣的涼鞋,雖然不會痛,但扭曲的拇趾裸露在外有礙觀瞻,實在是讓愛美的拇趾外翻女性陷入兩難。更多的恐懼則在於深怕做了拇趾外翻的矯正手術後,從此再也不能穿上讓小腿修長的高跟鞋,取而代之的是醜醜的機能鞋。

朱家宏醫師表示,這種恐懼和焦慮是不必要的另一種迷思。事實上,只要蹠骨的位置調整好,術後,患者完全可以穿著高跟鞋與尖頭鞋(雖然我不是很鼓勵,畢竟違反腳的天性與自然),而且手術時,醫師也會順著拇趾最美、最自然的結構調整,在腳拇趾的第二至第三節趾骨之間依然留有些許角度,不會把外翻的拇趾矯正得很直,不讓腳ㄚ子看起來很僵硬,所以術後腳掌寬度一般會縮減十分之一,反而更有利於穿著鞋身窄長的鞋子,愛美的女性不需擔心。

 

自己就可以檢測拇趾外翻

是什麼原因造成拇趾外翻?又該如何檢視?整體來看,「拇趾外翻」可以說是標準「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產物。先天指的是遺傳, 諸如過動性關節症、扁平足、足弓塌陷等,都有引發拇趾外翻的可能;而後天是指我們平日與腳ㄚ子互動的模式,例如是否長期穿著高跟鞋、尖頭鞋(見下圖),又或是太少使用訓練足部內在肌,導致肌腱不平衡、退化等等。

如何治療「拇趾外翻」?75歲的陳阿嬤終於可以跟團旅行了…

平常可以自我檢測是否有拇趾外翻的傾向:只要站立並將雙腳合上,查看拇趾是否向第二腳趾傾斜大於十五度,若有此徵兆,就得多加注意或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治,以免惡化。

 


如何治療「拇趾外翻」?75歲的陳阿嬤終於可以跟團旅行了…

本文節錄:【自己的腳痛自己救】一書/時報出版

作者/ 朱家宏

為台灣少數專精足踝外科的醫師之一,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日本奈良醫科大學足踝關節外科進修,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聖瑪麗醫院足踝外科進修。

現任台中行健骨科診所院長、足踝醫學會常務理事。秀傳醫院、林新醫院兼任手術醫師。

曾任台中榮總骨科主治醫師、彰化秀傳醫院足踝中心主任、東海大學講師。

專長:足踝外科、創傷外科、下肢複雜骨折、關節重建、運動醫學。

為超級鐵人三項玩家,IRONMAN Taiwan 2016、2018完賽,Challenge Taiwan 2017完賽。

綽號「眼鏡小醫」,源於當年實習時,有次幫一位榮民伯伯打點滴,打了五次都不成功,伯伯嚇得按鈴向護理站大叫:「救命阿!有人要害我!」幾天後,

他接到院方處理病人抱怨的公文,附上伯伯的親筆投訴信:「數日前遭貴院不合理對待,某眼鏡小醫……。」因此,「眼鏡小醫」不只是個俏皮的綽號,也提醒他在醫療這條路上永遠要謙卑和努力。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喜歡吃蜂蜜的人,總會苦惱吃不完的蜂蜜該怎麼辦,該冰起來嗎?能擺多久? 食藥署解答,其實吃不完的蜂蜜無需放入冰箱,放置於室溫即可,且要避免陽光直射,以免變質;而新鮮蜂蜜趁新鮮吃營養價值最高。 網路上常有人發問,聽說純蜂蜜可以不用放在冰箱貯存,可於室溫存放,這是真的嗎?食...

閱讀詳情 »

【報新聞/記者曾沛騰/新竹市報導】新竹市民看過來,衛生所假日可做癌症篩檢,符合特定資格者不僅可免費做癌症篩檢,更可抽獎,新竹市衛生局說,36歲以上6年未篩檢子宮頸抹片女性、45歲以上首次篩檢乳房攝影女性、50歲首次篩檢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者,皆可免費做篩檢,且在11月15日前在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完成篩檢...

閱讀詳情 »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骨質疏鬆症雖好發於老年人,臺北榮總新竹分院營養科主任徐佳郁指出,其實骨質在35歲左右便會開始流失,等到老年才注意骨質是緩不濟急,從年輕開始存骨本才是最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的方法,徐佳郁主任說,骨鬆的危險因子除了老化、少運動、營養不足外,停經後的婦女因雌性激素下降,骨質流失速度會加...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鐵太魯閣號408車次出軌是台鐵史上最嚴重的傷亡事故,衛福部甚至出面設立捐款專戶,官方帶頭募款,也引發質疑,衛福部長陳時中今(6)日晚間就在沒安排之下突然主動現身找上媒體大談衛福部立場,陳時中說,政府有這樣的責任做這樣的事情,且以往經驗,如果政府不出來,「很容易出現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