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妹子未婚未孕,竟然有奶水!有些事35歲前就要做……不然後悔一輩子!

35歲的劉小姐躺在病床上,看著窗外的風景,苦澀地抿了抿嘴。

她拿起電話,給幾個小姐妹打去了電話:「我跟你說啊,碰到合適的人就早點結婚生娃,你看看我,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啊!」

 

最近一年,劉小姐碰到一件很囧的事,她的乳房居然開始分泌「乳汁」了,真是尷尬地不行,自己一沒男友,二更沒生過孩子,怎麼就……

 

妹子未婚未孕,竟然有奶水!有些事35歲前就要做……不然後悔一輩子!

最近,劉小姐確診得了乳腺內導管癌,最後不得不切除了部分乳腺組織。以後生了娃,能不能喂奶還是個未知數。

 

醫生提醒,姑娘們最好在35歲前生娃,要不然得這病的概率會高很多。

 

大齡未婚姑娘碰到了尷尬事
乳房居然分泌出了「乳汁」

 

章曉毅是金華市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前幾天,他像平常一樣,在門診裡坐堂。

 

這時,有個姑娘揣著病歷,走了進來。看到醫生,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章醫生示意她坐下,微笑著說:「你哪裡不舒服嗎?」

 

這姑娘停頓了一會,支支吾吾說,「醫生,我好害怕呀。居然流血了。」

 

「我都沒男朋友,更沒生過孩子,怎麼樣這樣啊。」她紅著臉繼續說起了來龍去脈。

 

 

原來,姑娘姓劉,35歲了,在金華一家公司上班,自己還開了個網店。

 

收入高,長得又不錯,這挑男人的眼光也蹭蹭上去了。

 

這幾年,相親無數,總沒對上眼的,所以一直到現在還單著。

 

去年有一天,向來身體蠻好的她,突然發現右側的文胸濕漉漉的。而且,一連好幾天都是這樣。

 

她想著,可能是胸部有炎症吧,自己沒男朋友,更沒懷孕,去醫院看胸也怪尷尬的,就去藥店買了點藥膏來擦。

 

可是,藥膏擦了非但沒好轉,這右乳頭溢出「乳汁」的情況反倒越來越厲害了。

 

前段時間,內衣上居然還出現了血跡。

 

劉小姐越想越怕,自己不會得了乳腺癌之類的病吧,可是她照著網上的攻略做了自測,也沒摸到啥硬塊呀。

 

她扛不牢了,火急火燎地趕到了醫院。

 

章醫生安排她做了胸部B超、乳腺管造影和磁共振檢查後,答案出來了,劉小姐被確診為乳腺內導管癌。

 

幸運的是,她發現得還不晚。章醫生說,鑑於她還沒結婚,根據實際情況,只需要切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乳腺組織,配合放療,就可以達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得這個病的年輕姑娘逐年增多

 

不過,乳腺內導管癌是什麼鬼呀?平常大家聽得最多的,一般是乳腺癌。

 

妹子未婚未孕,竟然有奶水!有些事35歲前就要做……不然後悔一輩子!

 

章醫生給我們打了個比方。乳腺是分泌乳汁的地方,那麼乳腺內導管就好比是吸管,寶寶就是通過這根導管吸到媽媽的乳汁的。

 

而乳腺內導管癌,就是這根「吸管」裡出了問題。

 

導管癌跟普通的乳腺癌不同,病人的乳房內一般不會有明顯的硬塊,哪怕是有腫塊,也一般比較軟,因此檢查的時候很容易被忽視。

 

章醫生說,這個毛病,一般40-50歲的婦女比較容易中招。不過呢,從這幾年門診情況來看,大齡未婚姑娘得病的越來越多,最近幾個月,他就碰到了好幾個。她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大齡、未婚、育

 

這病發病原因很多,章醫生說,「這可能和體內激素的分泌有一定的關係,她的雌激素水平薄一般人要偏高一些。現在女孩子條件好了,挑人的標準也高了,但是在一定的年紀內沒有生育,反而會導致一些癌症發病率增高。」

 

此外,生活習慣不好也是一個因素。

 

章醫生提醒,姑娘們最好還是早點結婚,早點生娃,最好在35歲前,把生娃這件大事給辦了,這樣能減少得乳腺內導管癌的幾率。

 

另外,如果一旦發現自己的乳頭有異常的血性、漿液血性或漿液性溢液,一定要及時去醫院的胸外科或乳腺科檢查。早期的乳腺內導管癌可以進行保乳治療,效果良好,不用化療。但如果癌症發生轉移,則可能需要切掉整個乳房。

 

文章引用自http://www.aiweibang.com/yuedu/80977215.html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 銀髮族要如何保養自己,除了靠保建食品,尤其到了冬天,許多民眾都會燉補麻油雞或薑母鴨等藥膳,希望能透過食補暖暖身;中醫師徐樺宗指出,但若換有患有高血壓、心血管疾患、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可得特別注意,並非適合食用油脂多的麻油雞等。 選擇黑色食物 幫助補腎氣 但到底要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家庭照顧者阿華辭掉教職,全心全意照顧失智母親近20年,母親離世後,她有一段時間每天呆坐床邊,斷食無事可做,甚至罹患憂鬱症,直到家總主動關懷,安排與心理諮商師協談、鼓勵參與活動,才慢慢走出家門。   親人離世後半年 家庭照顧者高風險期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寒冬送暖!歲末寒冬之際,國泰醫院發起「寒冬送暖物資募集」活動,一周內共募得101箱物資,包含衣物、兒童書、生活用品、食品、電器等。該院院長李發焜將所有物資,捐贈給北台北家扶中心及天主教光仁社會福利基金會。 民眾慷慨捐贈 國泰醫院在12月7、8、9日發起物資募集活動,不...

閱讀詳情 »

胃癌被稱為「第一癌」 胃癌早期手術效果最佳,九成以上的患者能存活10年以上。但可怕的是,由於胃癌最初沒有明顯症狀,人們一旦感到不適就已進入中晚期,甚至已轉移到了其它部位,這給手術治療帶來很大難度。   專家指出,40歲以上男性、有家族遺傳傾向或上腹部無規律疼痛的患者屬於胃癌高危人群,最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