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婦人出現擴張性心肌症 放置人工心臟救回一命

婦人出現擴張性心肌症 放置人工心臟救回一命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1名40多歲婦人,幾個月前就醫檢查發現左心室嚴重擴大,收縮功能退化到只有正常的三分之一,且合併左心房心室間瓣膜的重度逆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李秉純指出,最後經由採取放置心室輔助器,也就是人工心臟的方式治療,術後已逐漸康復。
擴張性心肌症初期症狀較不明顯,等到發現時往往治療方式有限,僅需依賴心臟移植才能有效改善,術後一年的存活率甚至可從五成提升到八九成;李秉純說,但以國內而言,因捐贈心臟有限,臨床上許多患者經過漫長等待,幸運者就能獲得合適心臟,但仍有多數患者在等待過程不幸死亡。
心臟外科主任李秉純進一步說明,其實這名婦人起初因血液中的同種抗體極度增加,恐對捐贈心臟會產生排斥,因此經評估討論下,先進行瓣膜修補手術,雖能暫時減輕心室負荷,但患者左心室功能仍然持續不良,所幸家人排除萬難籌措到經費,讓患者順利進行放置心伴2左心室輔助器手術。心伴2左心室輔助器手術手術成功率可達九成,放置兩年存活率達68%,不但能隨時進行手術,減免等待捐贈器官的風險,術後約一兩周就能出院,也不須擔心有移植排斥的問題;李秉純呼籲,雖目前在台灣費用仍偏高,但對於無法接受心臟移植的重度心衰竭患者,是一大福音。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77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持續提升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永和耕莘醫院、行天宮醫療志業醫療財團法人恩主公醫院、宏恩醫療財團法人宏恩綜合醫院、博仁綜合醫院及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共六家醫院成立「醫品病安聯盟」,並簽訂合作同意書,透過協同合作的方式,推動包括創新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許多手腕疼痛的患者,常以為自己是因為得了「媽媽手」,直到服藥治療後仍然持續疼痛,前往復健科門診才發現,原來是與媽媽手截然不同的隔間症候群(Intersection Syndrome)。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丁睿宇表示,有許多疾病都會造成手腕疼痛,俗稱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60歲的柯媽媽,在孩子一出生後,柯媽媽就把工作辭了,專心在家照顧孩子,直到最近與先生計畫過幾年就要退休,跟老伴說好要回歸2人世界。現在孩子都大了,也終於可以安心放下一些扮演媽媽的重心,開始把時間多留給自己。家庭主婦這個職業不會像公司一樣會安排員工健檢,所以先生約柯媽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