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婦人心跳伴隨心雜音 雖為良性瘤卻暗藏致命風險

婦人心跳伴隨心雜音 雖為良性瘤卻暗藏致命風險

【NOW健康 陳盈臻/宜蘭報導】宜蘭1位60歲陳姓婦人,因感覺喉嚨有異物、吞嚥困難與胸悶等症狀至羅東博愛醫院胃腸肝膽科就醫,醫師診斷除發現有胃食道逆流的狀況之外,亦留意到陳婦的心跳伴隨明顯心雜音。轉介至心臟血管內科進行檢查時,醫師賴韋良果然在心臟發現腫瘤,及時為陳婦安排微創手術、摘除腫瘤,終於緩解症狀,並終止可能致死的危機。


賴韋良表示,陳婦的心臟腫瘤屬於黏液瘤,大小約為5 X 4公分,雖然是良性腫瘤,但位於左心房中,加上質地脆弱,因此腫瘤越大,對全身性血液循環造成的阻礙也越大;若是瘤體碎片造成血栓引起體外循環的栓塞,都有可能導致病人隨時暴露在中風、器官缺血或休克致死的風險中。


心臟黏液瘤必須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才能發現,症狀包含胸口悶痛、頭暈、喘不過氣等,目前發生的原因不明,多好發於30至60歲的中年族群。手術摘除是主要的治療方式,且預後佳,症狀在術後多能解除。


近年來,微創手術已成趨勢,此次賴韋良醫師即以微創手術,透過體外循環系統的幫忙,自右邊胸側第4肋間切開傷口,打開心包膜,成功摘除左心房的黏液瘤。傷口僅7公分,出血少、感染風險下降,術後恢復時間大幅縮短,並在短時間內重拾原本生活。


傳統心臟手術需從病人胸前的正中間,切開胸骨約20公分的傷口,術後病人疼痛感大,進行心肺復健也較費力。若再加上病人年紀大、體力不佳,更經常讓病人與家屬在治療前卻步,甚至因此錯過黃金治療期。隨著醫療技術進步,越來越多的心臟疾病可透過微創手術完成,若有心臟問題,應與主治醫師充分討論,找到屬於自己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更多NOW健康報導
▸矯正牙齒須配戴維持器 相關清潔不可馬虎
▸「地塞米松」成新冠救星 類固醇老藥再度獲得重視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幼兒溼疹半夜哭鬧爸媽好心疼 中醫調理一覺到天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未清除C肝病毒 所有努力皆成空好不容易接受腎臟移植手術, 30多歲方先生以為人生從此由黑白變彩色,但術後不到十年,腎功能越來越差,很快惡化成腎衰竭,最後不得不又重新洗腎,其中關鍵就在於他是C肝感染者,在腎臟移植手術之後,未能徹底清除C肝病毒,引發慢性排斥,沒想到所有努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炎炎夏日,正是展現身材的好時機,但是天氣悶熱讓很多想減肥的人忍不住想吃一些冰涼解渴的食物,然而大部分冰涼解渴的食物都少不了糖,何信緯醫師表示,常喝冷飲、吃冰,會讓人體新陳代謝下降,通常1000cc的冰,會降低體內代謝約500大卡,所以吃冰、喝冷飲容易造成不易代謝的脂肪囤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52歲的李先生,近半年來,個性突然變得熱情,但日常生活小事容易忘記,家人以為是失智症,趕緊帶至就醫,檢查竟發現,腦中長了一顆6公分的腫瘤;所幸,經過開刀治療,症狀已逐漸改善。 核磁共振檢查確診腦瘤 收治個案的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嚴介聰指出,該患者經由失智症評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彰化基督教醫院獲選為彰化地區今年度「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將結合體系醫院、長照機構、友善教會、失智友善商、服務據點、戀戀半線失智協會、地方政府及其他醫事機構,共同建構失智症患者及家屬照護平台服務網絡,提供相關資訊、轉介、個案醫療照護等服務,打造失智安全社區環境。共同照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