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婦人淚眼汪汪 原來「淚溢」是洗鼻子惹的禍

  50歲張女士,就醫時主訴最近常覺得眼睛水水的,特別是兩側內眼角偶爾會濕濕的,但明明也沒有想哭,不知道怎麼一回事?

  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吳仁斌表示,在懷疑是「淚溢」的情況下,檢查前眼部結膜、角膜及眼瞼均正常,鼻淚管淚小孔開口正常,鼻淚管沖洗檢查也無阻塞現象。在進一步詢問日常生活有無重大改變或接受手術、其他治療後,張女士想起前陣子因感冒鼻塞經常自行洗鼻子,而內眼角濕濕的情況常在洗鼻子後出現。

  吳仁斌解釋,造成河川氾濫成災的因素不外乎上游雨量太大,而下游淤塞不通。換個角度來說,淚腺分泌的淚液(上游)會經由內眼角的淚小孔流經鼻淚管,最後進到鼻腔內(下游)。

  感冒時鼻腔黏膜充血腫脹,會導致鼻淚管下開口狹窄,使淚液流通不順暢而出現淚溢現象。再加上洗鼻子時,刺激鼻淚管下開口附近黏膜,可能更形閉塞,故出現短暫淚溢感覺內眼角濕濕的,這種生理現象在感冒康復停止洗鼻子後,通常會逐漸消失。

  吳仁斌提到,臨床上造成淚溢的原因可簡單分為:(1)上游淚液太多:大哭、外來異物、眼瞼內翻或外翻使淚小孔不在正常位置、慢性結膜炎而淚小孔狹窄等。(2)下游鼻淚管阻塞狹窄:老化、慢性鼻炎、化療或放射治療後、外傷結疤等。

  治療方面,原因若是感冒或洗鼻子引起,待病情痊癒會自然好轉;另一種為眼瞼內翻或外翻、鼻淚管阻塞狹窄,可能須手術矯正;角結膜炎則以藥物治療。

  吳仁斌提醒,眼睛持續淚眼汪汪,應就醫檢查是否因疾病所引起,倘造成淚溢的原因是鼻淚管阻塞、淚小孔狹窄,應儘早治療,以免引起淚囊發炎、眼睛周圍結膜及皮膚浸潤發炎,嚴重時甚至會在眼眶周圍引起蜂窩性組織炎。

相關推薦

新竹縣今天一口氣新增10例本土確診病例,皆為長照機構人員,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這2家長照機構內感染區已全數淨空、加強消毒,轉移未感染住民至其他醫院隔離收治,避免群聚繼續擴大。而新竹縣累計71例確診案例中,機構群聚就高達45例,包括3間長照機構和2間醫院。新竹縣今天新增10例確診案例,分別為案1355...

閱讀詳情 »

全國正在進行大規模AZ疫苗施打,日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授權診所使用剩餘殘劑,但卻被質疑是否會有特權問題。今日下午高雄市疫情記者會上,媒體亦詢問有關於殘劑如何使用。衛生局長黃志中說明,殘劑會通知優先施打第二劑的醫護、供現場防疫人員進行施打,或聯繫接種站附近符合資格的民眾,讓疫苗發揮最效果。黃志中說明,目前...

閱讀詳情 »

國內COVID-19本土疫情升溫,政院6月7日宣布全國各級學校配合停止到校上課至暑假。前高雄市長韓國瑜今天透露,已著手採購100台筆電,將在近日送往有急迫需求的基金會、關懷協會與兒童之家等單位。貼文一出不少網友按讚,由於今天是韓的生日,不少人在留言處「歪樓」祝他生日快樂。韓國瑜今天下午在臉書發文提到...

閱讀詳情 »

本波本土疫情造成上百人染疫過世,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宣布,新北市民因感染COVID-19往生者,每人發放10萬元慰問金給往生者家屬。侯友宜下午主持新北市疫情記者會,他表示,新北市有很多往生者,這段時間他真的很難過,但沒辦法一一到府上致意,所以要對往生者家屬發放慰問金10萬元。侯友宜指出,將由社會局主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