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婦人淚眼汪汪非「淚溢」 竟是洗鼻子惹的禍

  50歲張女士,就醫時主訴最近常覺得眼睛水水的,特別是兩側內眼角偶爾會濕濕的,但明明也沒有想哭,不知道怎麼一回事?

  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吳仁斌表示,在懷疑是「淚溢」的情況下,檢查前眼部結膜、角膜及眼瞼均正常,鼻淚管淚小孔開口正常,鼻淚管沖洗檢查也無阻塞現象。在進一步詢問日常生活有無重大改變或接受手術、其他治療後,張女士想起前陣子因感冒鼻塞經常自行洗鼻子,而內眼角濕濕的情況常在洗鼻子後出現。

  吳仁斌解釋,造成河川氾濫成災的因素不外乎上游雨量太大,而下游淤塞不通。換個角度來說,淚腺分泌的淚液(上游)會經由內眼角的淚小孔流經鼻淚管,最後進到鼻腔內(下游)。

  感冒時鼻腔黏膜充血腫脹,會導致鼻淚管下開口狹窄,使淚液流通不順暢而出現淚溢現象。再加上洗鼻子時,刺激鼻淚管下開口附近黏膜,可能更形閉塞,故出現短暫淚溢感覺內眼角濕濕的,這種生理現象在感冒康復停止洗鼻子後,通常會逐漸消失。

  吳仁斌提到,臨床上造成淚溢的原因可簡單分為:(1)上游淚液太多:大哭、外來異物、眼瞼內翻或外翻使淚小孔不在正常位置、慢性結膜炎而淚小孔狹窄等。(2)下游鼻淚管阻塞狹窄:老化、慢性鼻炎、化療或放射治療後、外傷結疤等。

  治療方面,原因若是感冒或洗鼻子引起,待病情痊癒會自然好轉;另一種為眼瞼內翻或外翻、鼻淚管阻塞狹窄,可能須手術矯正;角結膜炎則以藥物治療。

  吳仁斌提醒,眼睛持續淚眼汪汪,應就醫檢查是否因疾病所引起,倘造成淚溢的原因是鼻淚管阻塞、淚小孔狹窄,應儘早治療,以免引起淚囊發炎、眼睛周圍結膜及皮膚浸潤發炎,嚴重時甚至會在眼眶周圍引起蜂窩性組織炎。

相關推薦

全台疫情升溫,指揮中心今公布確診人數321人,另有400人例校正回歸,今天「校正回歸」一詞曝光,馬上引來外界好奇。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下午召開疫情記者會表示,採檢完到確診一般都會有2天的時間差,但最近檢體量爆增,時間差就會超多2天才會出現校正回歸的情況。今天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天確診個案321例,另有4...

閱讀詳情 »

本土疫情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公布今日國內321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以及400例本土個案為校正回歸上週各日個案。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宣布,將於板橋東區、中和區漳和地區設立熱區防疫中心,並設立兩個「機動篩檢站」,民眾有問題可以前往機動篩檢站篩檢。侯友宜說明篩檢量能,昨日共篩檢...

閱讀詳情 »

記者鄭儷絲 李振麟/健康報導 萬泰科技今日(20日)贈送輔大醫院二萬片ACT銀銅鈦濺鍍口罩,該口罩由萬泰獨家技術ACT銀銅鈦濺鍍製作而成,萬泰科技與輔仁大學化學系合作實驗,發現該項技術所濺鍍的材料,表面產生大量自由基。同時亦與輔仁大學醫學團隊合作,以COVID-19仿真病毒進行實驗,將病毒放在ACT...

閱讀詳情 »

記者李訢愷/新北市報導 萬泰科技今日(20日)贈送輔大醫院二萬片ACT銀銅鈦濺鍍口罩,該口罩由萬泰獨家技術ACT銀銅鈦濺鍍製作而成,萬泰科技與輔仁大學化學系合作實驗,發現該項技術所濺鍍的材料,表面產生大量自由基。同時亦與輔仁大學醫學團隊合作,以COVID-19仿真病毒進行實驗,將病毒放在ACT銀銅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