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婦人淚眼汪汪非「淚溢」 竟是洗鼻子惹的禍

  50歲張女士,就醫時主訴最近常覺得眼睛水水的,特別是兩側內眼角偶爾會濕濕的,但明明也沒有想哭,不知道怎麼一回事?

  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吳仁斌表示,在懷疑是「淚溢」的情況下,檢查前眼部結膜、角膜及眼瞼均正常,鼻淚管淚小孔開口正常,鼻淚管沖洗檢查也無阻塞現象。在進一步詢問日常生活有無重大改變或接受手術、其他治療後,張女士想起前陣子因感冒鼻塞經常自行洗鼻子,而內眼角濕濕的情況常在洗鼻子後出現。

  吳仁斌解釋,造成河川氾濫成災的因素不外乎上游雨量太大,而下游淤塞不通。換個角度來說,淚腺分泌的淚液(上游)會經由內眼角的淚小孔流經鼻淚管,最後進到鼻腔內(下游)。

  感冒時鼻腔黏膜充血腫脹,會導致鼻淚管下開口狹窄,使淚液流通不順暢而出現淚溢現象。再加上洗鼻子時,刺激鼻淚管下開口附近黏膜,可能更形閉塞,故出現短暫淚溢感覺內眼角濕濕的,這種生理現象在感冒康復停止洗鼻子後,通常會逐漸消失。

  吳仁斌提到,臨床上造成淚溢的原因可簡單分為:(1)上游淚液太多:大哭、外來異物、眼瞼內翻或外翻使淚小孔不在正常位置、慢性結膜炎而淚小孔狹窄等。(2)下游鼻淚管阻塞狹窄:老化、慢性鼻炎、化療或放射治療後、外傷結疤等。

  治療方面,原因若是感冒或洗鼻子引起,待病情痊癒會自然好轉;另一種為眼瞼內翻或外翻、鼻淚管阻塞狹窄,可能須手術矯正;角結膜炎則以藥物治療。

  吳仁斌提醒,眼睛持續淚眼汪汪,應就醫檢查是否因疾病所引起,倘造成淚溢的原因是鼻淚管阻塞、淚小孔狹窄,應儘早治療,以免引起淚囊發炎、眼睛周圍結膜及皮膚浸潤發炎,嚴重時甚至會在眼眶周圍引起蜂窩性組織炎。

相關推薦

年僅18歲的小林老家貴州,初中還沒畢業,就跟父母一塊到東陽來打工了,一直在南馬鎮的一家小工廠上班。 最近這兩年,他再也不敢吃燒烤了,兩年前,他突然肚子痛,大便裡還有血,到醫院一查,居然是結腸癌。這種病,一般愛「賴」上中老年男人,像他這麼小年紀就中招,醫生說非常少見。醫生推測,這跟他在過去一年裡,頻...

閱讀詳情 »

吃胃藥治胃病,腸胃道感染風險恐增加五倍!利用健保資料庫研究發現,服用藥效較強的胃藥─氫離子幫浦阻斷劑,感染沙門氏菌風險為一般人的五倍,停藥一週後風險降低到四倍,一個月後風險才消失。該研究團隊從過去文獻中分析,氫離子幫浦制酸劑會增加腸胃道感染的風險,但都未考慮病人本身已經有腸胃道疾病,所以無法推論是...

閱讀詳情 »

從小朋友到銀髮族,補鈣真的是每天都要做的功課呢!不管是小孩長高或是老年人骨質疏鬆,都跟鈣有關,既然那麼重要,一定要知道怎麼吃囉!《高鈣食材有哪些?》 「哪一種食物鈣含量最高?」答案是「櫻花蝦」。衛福部國健署調查指出,十大類食物中,以魚類貝類、堅果及乳品,這三類的含鈣量比較高,其中,又以加工過的乾燥櫻...

閱讀詳情 »

如果你是個經常喝咖啡、碳酸飲料代替水;抵擋不住巧克力、草莓魅力、對英式奶茶著迷的人,當心這類食物中富含的草酸,會降低鈣質吸收率;若再加上鈣質攝取不足,不僅會增加骨質疏鬆症危機,還可能會引發腎結石。根據台灣全民健保資料庫就醫紀錄進行研究發現,台灣夏季因腎結石腰痛發作至急診室就診,病患人數是冬季的2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