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婦人被自己的打呼聲吵醒 就醫檢查發現晚期肺腺癌

婦人被自己的打呼聲吵醒 就醫檢查發現晚期肺腺癌

46歲陳女士睡覺時鼾聲如雷,連自己都被吵醒,5年前就醫檢查竟意外發現罹患晚期肺腺癌,令她難以接受,因為自己從未抽菸,規律運動,甚至一度悲觀到寫下遺書,在姐姐的安慰下,才燃起了求生意志,接受雙標靶治療,迄今已經4年,腫瘤幾乎不見且尚未復發。

台灣1年新增1萬3千多名肺癌患者,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指出,早期肺癌沒有症狀,等到患者因為喘、咳嗽、疼痛,或是其他症狀而就醫,多數已是晚期。

統計顯示,僅有3成肺癌患者有機會接受外科手術,至於晚期患者無法動刀,治療以傳統化療、放療、標靶藥物為主,即使適用標靶藥物,平均在治療1年左右,就會出現抗藥性問題,癌細胞復發轉移。

所幸,近年多項研究顯示,若能將不同機轉標靶藥物合併治療,可增強現有藥物療效,延長疾病無惡化存活期,突破治療瓶頸。臨床研究顯示,若將第1代TKI標靶藥物與現有的抗血管新生藥物合併使用,做為體內GFR基因突變的晚期肺腺癌病人的第一線治療,中位無惡化存活期則可延長到近一年半。

台北醫學大學人體研究處長、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李岡遠說,標靶藥物可以清除消滅癌細胞,但腫瘤通常不可能乖乖就範,在治療時潛藏不動,等一段時間後伺機而起。

李岡遠指出,研究發現,抗血管新生藥物雖然無法直接殺敵,但可以改造腫瘤周邊環境,將腫瘤血管正常化,讓標靶藥物更容易進入腫瘤細胞裡面發揮效果。

此外,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來可以喚醒免疫細胞,提升身體抵抗力。對於腦部轉移的肺癌患者來說,雙標靶藥物效果更為明顯,中位疾病無惡化存活和整體存活時間均能有效延長。

李岡遠說明,「這項臨床試驗成果對於晚期肺腺癌患者來說意義重大。」近幾年來,肺癌治療進步非常大,晚期癌友絕對不要失去信心.只要現有藥物能用得越久,就越有機會等到另一個新的治療。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一個簡單動作自測你的身體是否已經提前衰老了! 以下是巴西醫生 Claudio Gil Araujo的一項研究結果,用一個簡單的做起測試實驗,就能預測一個人的壽命長度。他找了兩千多位51到80歲的病人參與他的研究並長期跟蹤。最終發現,在SRT測試法中,那些得分<8的人,在6年內死亡的比率是得分>8的...

閱讀詳情 »

學會喝陰陽水,遠離疾病!讓腰和肚子三天內變小!   「要叫人不死、 腸中須無屎」。早飯是天食,中飯是人食,晚飯是鬼食。 因此,為了身體健康,要求人們過午不食。 醫家自古就提倡「早吃好、中吃飽、晚吃少、晚餐不吃最為好」,並特別強調「人要長生、腸要常清」。 總之,保持腸中無宿便,這是人體減緩...

閱讀詳情 »

每個人都可能患上癌症,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原癌基因」,假如受到外因刺激,就有可能被激活。這種外因,往往來自於我們的生活。國際抗癌聯盟曾發表報告稱,全球每年有1200萬新發癌症病例,其中高達四成原本可以在生活中預防。與罹患癌症後高昂的治療費用相比,以下是10種堪稱世界上最便宜的防癌處方。 1.少吃點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