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婦女長子宮肌瘤 子宮次全切除術新趨勢

婦女長子宮肌瘤 子宮次全切除術新趨勢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47歲的林女士,每次月經來都出現嚴重經痛,連吃止痛藥都無效,近2年來經血量暴增,一天需要換十片加長型衛生棉,最後因為反覆腹痛才就醫。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主任朱堂元表示,林女士子宮長了肌腺瘤,才造成嚴重經痛,透過微創腹腔鏡手術,進行「子宮次全切除術」,切除子宮和腫瘤之餘,仍保留支撐骨盆底部的子宮頸,可避免全子宮切除造成的腸脫垂、膀胱脫垂等問題。

子宮肌瘤或子宮肌腺瘤,會造成女性經期的出血量異常增多、疼痛,或不孕、重複流產等情形。朱堂元主任指出,林女士的子宮肌腺瘤,開刀方式可考慮只切除肌瘤、切除整個子宮、切除子宮但保留子宮頸,第三種便是子宮次全切除術。西方先進國家在過去20年,治療良性子宮疾病的趨勢,已漸從保留子宮頸的「子宮次全切除術」取代「子宮全切除術」。

子宮次全切除術和子宮全切除術的差異在於,前者切除子宮體但保留子宮頸,後者則是子宮連同子宮頸全部切除。朱堂元說,子宮頸周圍有重要的神經血管、骨盆底部韌帶,不僅是輸尿管交會處,同時是骨盆底結構重要的中心結構。子宮次全切除術的優點在於,可保護骨盆腔結構不受影響,也能避免出現腸脫垂、膀胱脫垂等後遺症。

朱堂元指出,切除身體器官與否,對病人來說是難以抉擇的決定,術前應該充分溝通,林女士在不打算再生育狀況下,因此選擇保留子宮頸的腹腔鏡式子宮次全切除手術。透過微創腹腔鏡手術,以三個2公分大的小孔,切除子宮長瘤的上半部,保留了子宮頸和骨盆底部的原有支撐結構。手術僅90分鐘便完成,術後3天就出院,10天後重回工作崗位。由於林女士保留子宮頸,朱堂元建議,患者應長期追蹤做抹片檢查,排除子宮頸的惡性疾病。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06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1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確定病例,農曆年節將至,提醒民眾大掃除時,應留意環境中老鼠可能入侵的路徑;家中廚餘或動物飼料應妥善處理,並清除家中老鼠可能躲藏的死角;另餐廳、飯店、小吃攤、市場、食品工廠等業者應留意環境衛生,驅除建築物中的鼠類,並採取相關防鼠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火氣大、體質燥熱的人,有時冬日吃補容易因為活血循環加速,造成嘴巴破洞、牙齦浮腫問題,此時許多民眾會自行購買成藥消炎,但若是出現單顆牙齒腫痛、甚至合併有膿包現象,醫師提醒,可能是牙根受到細菌感染造成的「根尖囊腫」發炎現象,嚴重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不可輕忽! 火氣大牙齦腫v...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你家孩子愛吃炸雞、薯條或是漢堡嗎?根據國外研究發現,日常飲食習慣占了罹癌因素5成。營養師建議,減少外食、避免油炸食物及含糖飲料,多吃真食物、好食物及全食物。 罹癌因素 日常飲食占5成 根據衛福部104年十大死因,惡性腫瘤高居死因首位,共有4萬6829人死於惡性腫瘤,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加拿大一項研究發現,年長者如果一天到晚坐在沙發上、椅子上,很少運動,就算沒有失智症遺傳因子,一樣也容易得失智症,可見年長者想要預防失智症,就要多運動。 不運動 抵銷正面基因影響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阿茲海默症期刊〉(Journal of Alzheimer'...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