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婦鬧牙痛數年「牙快拔光了還在痛!」 這類尖銳撕裂痛其實不是牙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你的牙痛不是真的牙痛!一名63歲女性,前年起出現劇烈牙痛,一連到牙科診所就診拔除數顆牙齒之後,疼痛依舊,即使牙醫師建議接受牙周病治療,症狀一樣沒有改善,劇痛總是突如其來,害她因此長期失眠,抑鬱寡歡,轉至醫院接受檢查這才發現真正元凶,診斷其實是「三叉神經痛」作怪。

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徐賢達表示,女子經核磁共振檢查,診斷為「三叉神經痛」,一開始給予藥物治療,但效果不彰,最後建議接受「神經血管減壓手術」,手術後這才重拾笑容,恢復正常生活。

三叉神經有3分支,徐賢達說,分別通往眼部、上顎及下顎,主管臉部感覺,一旦出問題就會以痛覺呈現。

臨床上,三叉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原發性三叉神經痛係因神經不正常放電所致;而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如腫瘤、病毒感染、帶狀皰疹等都是可能原因。

徐賢達表示,統計顯示,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好發年齡於40歲以上,女略多於男,值得注意的是,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為偶發性的劇烈疼痛,發作前毫無徵兆,說話、刷牙、甚至風吹,都可能誘發疼痛,每次持續數秒到數分鐘,痛感有如刀割、火燒、電灼,患者形容如同一種尖銳撕裂樣的疼痛,且一般止痛藥完全無效。

徐賢達指出,治療三叉神經痛以藥物治療為主,8成以上可因藥物得到緩解;若藥物治療效果不彰,則需考慮侵入性治療,透過電燒、伽瑪刀等方式,破壞神經傳導路徑,阻斷三叉神經根不正常傳訊以達療效,不過,這種低侵入性治療,神經會再生,故療效僅約3個月到半年,且將產生顏面感覺麻痺後遺症。

誤將三叉神經痛認為牙痛而拔牙的病患,徐賢達提醒,臨床上時有所聞,但劇烈陣發性的三叉神經痛,與持續性的牙痛仍有所分別,建議民眾出現不明原因的牙齒或臉部劇烈陣痛,可找神經科醫師做進一步評估,以免延誤治療,影響身心健康。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帶頭接種AZ疫苗6小時後 陳時中下午現身親曝「身體出現這反應」

疫苗「全民普打」準備好了! 指揮中心、HTC合作推線上健康回報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濕冷的冬天許多人習慣使用除濕機,讓房間及衣物保持乾爽,提升環境舒適度,據新北市消防局統計分析,除濕機容易於12月至隔年1月(東北季風)、3月至4月(梅雨季節)期間釀災,近日北部、東部持續降雨,民眾使用除濕機頻率提高,應注意安全避免電線短路。  機型老舊、...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入冬以來,天氣變化大,老人家尤其得特別小心別讓小感冒變成不得不插管的大麻煩!國內感染科醫師提醒,老年人如果有三高、肥胖、缺少運動、肌肉無力,或常常出入人多的公共場所,一旦受到病毒感染,就容易發病導致肺炎。 萬芳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蘇迎士近期就收治一名高齡90歲的老人,平...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關節炎並非老年人專屬,在美國,超過5,000萬名成年人和30萬名兒童患有至少一種類型的關節炎,例如炎症性關節炎(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傳染性關節炎(例如C型肝炎)等。儘管無法透過食物治癒關節炎,但可以透過飲食減輕關節疼痛。邁阿密RSP營養公司營養顧問MDN S. Mon...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醫學上機率不到3%的奇蹟,真的發生了!彰化一名開業醫師因為糖尿病併發腎臟功能下降,長期洗腎,日前洗腎後突然心跳停止,經二林基督教醫院急診緊急搶救、第一時間同步啟動彰基總院葉克膜團隊,歷經102分鐘的合力積極搶救、裝設葉克膜,隨後心導管手術治療,成功救回一命,未留下任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