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婦鬧牙痛數年「牙快拔光了還在痛!」 這類尖銳撕裂痛其實不是牙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你的牙痛不是真的牙痛!一名63歲女性,前年起出現劇烈牙痛,一連到牙科診所就診拔除數顆牙齒之後,疼痛依舊,即使牙醫師建議接受牙周病治療,症狀一樣沒有改善,劇痛總是突如其來,害她因此長期失眠,抑鬱寡歡,轉至醫院接受檢查這才發現真正元凶,診斷其實是「三叉神經痛」作怪。

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徐賢達表示,女子經核磁共振檢查,診斷為「三叉神經痛」,一開始給予藥物治療,但效果不彰,最後建議接受「神經血管減壓手術」,手術後這才重拾笑容,恢復正常生活。

三叉神經有3分支,徐賢達說,分別通往眼部、上顎及下顎,主管臉部感覺,一旦出問題就會以痛覺呈現。

臨床上,三叉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原發性三叉神經痛係因神經不正常放電所致;而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如腫瘤、病毒感染、帶狀皰疹等都是可能原因。

徐賢達表示,統計顯示,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好發年齡於40歲以上,女略多於男,值得注意的是,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為偶發性的劇烈疼痛,發作前毫無徵兆,說話、刷牙、甚至風吹,都可能誘發疼痛,每次持續數秒到數分鐘,痛感有如刀割、火燒、電灼,患者形容如同一種尖銳撕裂樣的疼痛,且一般止痛藥完全無效。

徐賢達指出,治療三叉神經痛以藥物治療為主,8成以上可因藥物得到緩解;若藥物治療效果不彰,則需考慮侵入性治療,透過電燒、伽瑪刀等方式,破壞神經傳導路徑,阻斷三叉神經根不正常傳訊以達療效,不過,這種低侵入性治療,神經會再生,故療效僅約3個月到半年,且將產生顏面感覺麻痺後遺症。

誤將三叉神經痛認為牙痛而拔牙的病患,徐賢達提醒,臨床上時有所聞,但劇烈陣發性的三叉神經痛,與持續性的牙痛仍有所分別,建議民眾出現不明原因的牙齒或臉部劇烈陣痛,可找神經科醫師做進一步評估,以免延誤治療,影響身心健康。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帶頭接種AZ疫苗6小時後 陳時中下午現身親曝「身體出現這反應」

疫苗「全民普打」準備好了! 指揮中心、HTC合作推線上健康回報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Omicron攻陷國門,桃機是最重災區,不但清潔員有3人染疫,並出現首例的防疫計程車司機確診,其實機師確診人數也在增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日證實,光這兩天又多兩例機師確診,其中一人昨已公布,一人則列今日新增的境外移入個案。陳時中也透露目前懷疑桃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桃機本土疫情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3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例(案17230、案17238-17240)本土及30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其中案17230為昨深夜公布的桃機停車...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桃機本土疫情擴大!從清潔員到防疫計程車司機,最新確診已增至4人,由於初步判定感染的是傳播力強的Omicron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4)日下午也緊急宣布收緊針對桃園的防疫措施,即日起至1月17日「桃園市外出全程佩戴口罩」,除了飲食需求外,其他得免戴口...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桃機突爆Omicron本土個案,不但桃機淪陷,還出現首起防疫計程車司機染疫,打疫苗的重要性刻不容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催打新政策,為加速國人完成2劑接種,提升尚未接種第1、2劑COVID-19疫苗民眾的接種意願,同意各地方政府自1月5日至1月31日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