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媽媽懷疑飯菜被下毒 如何與失智者相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媽媽懷疑飯菜被下毒 如何與失智者相處?

罹患失智症的黃媽媽,一直由二女兒美琪與外籍看護一同照顧,但最近病情惡化了。美琪帶著媽媽來接受失智評估,對臨床心理師訴說媽媽一些怪異舉動,例如懷疑有人闖進家裡偷錢(事實上是黃媽媽忘記將錢藏哪裡)、認為看護會下毒所以要求美琪煮飯、看到已經去世的親人並和他說話……美琪認為媽媽沉溺在幻想中,因此需要有人告訴她實情。無奈黃媽媽卻因此經常和美琪爭執,搞得美琪不知要如何是好。 

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師高振傑說,一般人對失智症長者的印象,大都是記憶力變差。其實失智症是一種大腦疾病,隨著萎縮、退化,也會出現類似思覺失調症的精神症狀,例如:多疑、妄想、幻覺。這類精神症狀發生頻率在10~70%,會隨著失智症種類而不同。以下針對這幾種常見精神症狀做說明,及家屬可以如何因應。

1.多疑
所謂的「多疑」,是指懷疑他人的程度超過合理範圍。長者的「多疑」通常與其記憶力不佳有關,而且記憶力越差,情況就越惡化。常見的多疑種類有︰懷疑東西被某人偷了、懷疑兒女帶他來住院是要謀奪家產、無法記住醫護人員而懷疑他們是騙子。

有時候長者的多疑來自於對自己日漸衰弱的不安全感,擔心自己受騙,因此對於周遭人都採取防衛態度。高振傑建議,倘若長者對家屬起疑心而不配合或敵視家人,可以試著用一些方式讓長者了解家屬是關心他們的,例如找一些舊照片敘舊,讓長者回憶起和家人過去的相處,適時給長者溫柔的撫摸或擁抱,這樣較能讓長者感受到安全感。 

2.妄想
所謂的「妄想」,就是沒有的事,但是長者卻堅信不移。比起「多疑」,「妄想」的固執程度、怪異程度更高。常見的妄想有:被偷妄想(兒子偷存摺)、被害妄想(媳婦在煮的菜下毒)、嫉妒妄想(老公跟外籍看護偷情)、奇特妄想(電視會播出腦內想法)。

針對有妄想症狀的長者,最重要的是別與其爭辯,試著順著妄想來達到家屬的目的。舉例來說:長者認為自己被兒子陷害,所以不願意就醫。此時可以安排與長者關係較好,且非妄想對象的家屬來勸說,向長者表示為了反擊兒子的陷害,所以要去醫院證明自己的清白,亦即藉由順勢而為的說詞來讓長者達到就醫目的。

3.幻覺
所謂的「幻覺」,是指沒有真實的刺激產生卻有此種知覺。例如:視幻覺(看到過世的母親跟自己揮手)、聽幻覺(聽到觀音菩薩向自己說法)。

通常有幻覺症狀不太造成干擾,但可能會造成長者的危險,例如看到窗外有人對長者揮手,長者沒想到所在地是三樓就靠過去,以致差點跌出窗外。對此,家屬可以和長者談談他們的幻覺,問問那些幻覺給長者什麼樣的感受(例如可怕的或是懷念),適時地給予安撫或支持,向長者表示若看到誰而想要打招呼都要讓家屬陪著一起去,以免發生危險。

高振傑指出,失智症是一種持續性衰退的疾病,對於失智者的精神症狀,不要直接修正長者行為,代之以正向的鼓勵或包容的支持,讓長者得與自身、家庭共處。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鄒雨彤/台北報導 國人近視的比例逐年攀升且居全球之冠,其中超過五百度的高度近視更高達三成五。很多年輕的高度近視患者通常沒有意識到這些疾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因此延誤診療黃金期,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士林大學眼科院長黃宇軒表示,嚴重的白內障、高度近視脆弱的眼球結構、以及青光眼的問題都會讓...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 四寶媽王太太無糖不歡,每天都要喝上數杯手搖飲料才能解饞,甚至以手搖飲料取代開水。兩年前她連續數天便秘,肚子也因為產生腹水,大腹便便如懷胎八個月,連續轉診幾家大型醫院,最後確診是大腸直腸癌第四期。「我還想要當阿嬤!」面對噩耗王太太選擇正面迎擊,開始接受化療合併健保抗...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境外移入個案單日再多6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6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是自菲律賓及印尼入境的移工各3人。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皆持有登機前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且多數迄今無症狀,其中1名印尼女移工先前甚至在台灣已二度採檢為陰性,但雇主安...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導致台灣0本土破功的長榮航空紐籍機師,執勤不戴口罩,事後染疫又不配合疫調,成為全民公敵,也引爆對航空公司爭取到縮短檢疫天數的「方便」後,管理卻變「隨便」的追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找來民航局以及航空公司補破網,除將對航空公司進行處罰之外,也要全面檢討現行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