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嬰兒吐奶別輕忽! 當心「先天性腸旋轉不良症」奪命

嬰兒吐奶別輕忽! 當心「先天性腸旋轉不良症」奪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兩位出生未滿三天的男嬰,由媽媽親餵母乳,發生吐奶甚至吐出黃綠色液體,診斷為腸旋轉不良症,這是胚胎發育不良的先天性疾病,經澄清醫院兒科團隊通力合作,手術後恢復腸道的暢通,這兩位男嬰已正常餵奶。

腸道旋轉不完整 引起十二指腸阻塞 

新生兒加護病房黃元韻主任表示,A男嬰經X光檢查發現胃和小腸有雙層氣泡現象,進一步做上消化道攝影,證實在十二指腸第三區幾乎阻塞,因此接受緊急剖腹手術,術後診斷為「腸旋轉不良症」。

黃元韻主任補充,在胚胎發育期間,十二指腸需逆時鐘旋轉270度後定位,若腸道旋轉不完整,會造成Ladd束帶壓迫十二指腸,引起十二指腸阻塞。

合併小腸扭轉未及時發現 恐有致命疑慮

另一位B男嬰的腸旋轉不良症,更合併小腸扭轉,並已影響上腸繫膜動脈,如果再晚發現此症狀,是有致命的危險。小兒外科主任林雨利表示,手術最主要是將壓迫十二指腸的束帶鬆解,讓十二指腸暢通;而經手術將小腸復位,目前這兩位男嬰都已恢復腸道的正常。

先天性腸旋轉不良症 異常性吐奶為徵兆

黃元韻主任說明,新生兒先天性腸旋轉不良症,在母胎裡是不易診斷,即使出生後也很難立即發現,等到有某些異常情形才能做精確的診斷,其典型的症狀是異常性的吐奶,甚至吐出黃綠色的膽汁液體,而生理性脫水和體重減輕也是很重要的觀察點,這兩位男嬰三天內體重減輕約10%。

因此,如果寶寶出現上述異常症狀,應須儘快前往醫院就醫,以避免腸道壞死的嚴重後果。


【延伸閱讀】

疫情升溫不用怕 WHO提出「非藥物介入措施」應對

打疫苗出現不良反應 如何通報、申請救濟?一次搞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5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血管性疾病的發生率節節上升,發生的年齡層卻持續下滑!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與飲食有密切的關聯性,為了不讓血管阻塞、保持血管的彈性,平常可藉由飲食保養,以防止血管過早老化,降低血管性疾病的威脅。   血管性疾病的發生與食物中含有高油、高糖有密切的關係。一旦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造成民眾搶買口罩,只要跟防疫、解毒、增強免疫力沾上邊的產品,就會大受歡迎,部分宮廟甚至免費提供偏方或自製中藥草,聲稱能夠消災解毒,但醫師提醒,千萬不要服用成分不明的中草藥,以免傷肝又傷腎。   60歲的張媽媽患有B型肝炎,最近聽聞家附近的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最近醫院很恐怖,寶寶可不可以先不打針?能延後到疫情緩和時再接種嗎?」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說,最近門診接到不少類似疑問電話,家長擔心幼兒至醫院會增加感染風險,這已經反映在門診,約有3分之1幼兒未依照回診施打預防針。   李敏駿說,依政府規定,嬰幼兒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5歲的王太太,過去在市場擺攤,養育三個兒女成人,如今退休後三五好友相揪旅遊或進香團,王太太都拒絕了,原來她在中年後困擾於尿失禁,而且漏尿越來越嚴重,一出門就擔心褲子溼答答,有次出遠門沒辦法換褲子時,整身尿臭味實在令她很窘。經過求診泌尿科,在詳細檢查和評估後,進行藥物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