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深信嚴格斷食才能「快速減重」瘦更快 35歲女撐2周已酮酸中毒還休克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羡慕別人透過嚴格斷食的方法「快速減重」嗎?小心照著做,害慘自己!門診就有一名35歲女性,本身沒有任何慢性病史,因為生產後體重增加,一心想甩肉,恢復體態,採行藥物減重合併嚴格斷食,沒想到才執行2周,就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等症狀,甚至因為意識模糊被家人送醫,診斷為酮酸中毒併發脫水性休克。

榮新診所副院長康宏銘警告,台灣人瘋減肥,近幾年來許多生酮飲食、斷食或減重藥物常被討論,尤其,不少人看到身邊有熟識的朋友快速減重,往往會忍不住心動,卻忽略了個人健康狀況適不適合。

康宏銘門診還有另一名65歲男性,中廣身材,有近20年的糖尿病史,接受胰島素注射及口服藥物治療,血糖控制尚可,也是因為看到友人減重有成,跟進節食減重,還自行減少胰島素注射,短短幾天就出現噁心、嘔吐、呼吸並伴隨有水果味,還好及早警覺回診就醫,診斷為正常血糖酮酸中毒。

康宏銘提到,減重目標是要減少體內脂肪,酮酸生成雖然是燃燒脂肪的象徵之一,但如果體內聚積了大量酮酸而無法排除,是相當危險的狀態!特別是自行使用藥物合併生酮飲食、斷食療法減重,有相當高的酮酸中毒風險。

酮酸中毒的症狀有哪些?包括:噁心、嘔吐、脫水、呼吸有水果味、發燒、意識模糊、低血壓、休克等。常發生於糖尿病患血糖控制不佳或自行減少胰島素用量時,體內胰島素量跟不上血糖上升,身體只能燃燒脂肪作為能量來源支持活動所需,在這過程中酮酸過多無法代謝便易引起酮酸中毒;一般人減少特定食物攝取、大量飲酒、有慢性肝臟疾病等,也有可能發生。

康宏銘強調,健康的減重應從飲食及運動著手。飲食上首推均衡飲食,盡量避免精製醣類,但還是要有適量的碳水化合物,並補充足夠的水分;如要拉長飲食間隔,可從溫和的1212間隔飲食或168斷食開始。運動建議每周至少進行5次,每次30分鐘以上的中強度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等,逐漸增加運動的時間和強度,以免運動傷害。

採取間歇性斷食或其他更嚴格的飲食方式,如果又同時採行藥物減重,或是本身為糖尿病患者,醫師提醒,一定要在充分的醫療諮詢及監督下執行才安全。

康宏銘說,維持體重對於身體健康是有幫助的,但體重控制的過程中,也要選擇適合的方式,特別是慢性病患者,最好與醫師討論後執行,以免體重減輕卻引起其他副作用,對身體造成危害。

照片來源:榮新診所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沒睡醒一口灌下冰箱「稠稠的」瓶裝咖啡 17歲男孩竟缺氧險喪命

兒童誤食毒物「3天就1件」 長庚研究:比殺蟲劑還常惹禍的是「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翻攝自www.youtube.com示意圖 與本文無關 巴西2歲男童在6月1日時因為肺炎被送到醫院治療,但在很短的時間內男童就停止了呼吸,被宣告死亡。 醫院把男童的屍體裝在塑膠袋中讓家屬帶回。 家屬將男童的屍體放在棺材裡整整一夜。然而隔天葬禮舉行前1小時,男童居然從棺材中坐起來說:〝爸爸,我能喝點...

閱讀詳情 »

今天在媽媽群裡,有一位媽媽發了幾張圖片,著實把所有小夥伴們都嚇了一跳。聽完她的講述,大家都坐不住了……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丁丁一歲多了,最近這幾個月莫名其妙的身上總是冒出一些紅疙瘩,寶寶癢的直撓撓,指甲抓撓過的地方,有時候會出現一個個的風團,大的小的都有。 後來家裡人說...

閱讀詳情 »

今天忙碌的急診室迎來了一對特殊的夫妻,妻子叫王梅,今年33歲,身材高挑,穿著時髦,一副年輕人的模樣,但是皮膚和眼睛卻是蠟黃色的,臉上、身上長滿痘痘。急診劉醫生檢查發現,她的總膽紅素水平高達300 umol/L,也就是說她有嚴重的黃疸。醫生解釋說,總膽紅素正常值的參看區間為2~20,也就是說王梅的總膽...

閱讀詳情 »

隨著時代在不斷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自己的形象。特別是很多愛美的女士對自己更是格外的關注。對於女性來說,有一款合身的內衣是很必要的。但是同樣的穿好內衣也是很重要的,不要只是盲目的看外表是否美觀,熟不知穿不好內衣對身體是有所傷害的。下面大家就來一起看看吧。 有的女性發現腋下長出兩團贅肉,特別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