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深信嚴格斷食才能「快速減重」瘦更快 35歲女撐2周已酮酸中毒還休克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羡慕別人透過嚴格斷食的方法「快速減重」嗎?小心照著做,害慘自己!門診就有一名35歲女性,本身沒有任何慢性病史,因為生產後體重增加,一心想甩肉,恢復體態,採行藥物減重合併嚴格斷食,沒想到才執行2周,就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等症狀,甚至因為意識模糊被家人送醫,診斷為酮酸中毒併發脫水性休克。

榮新診所副院長康宏銘警告,台灣人瘋減肥,近幾年來許多生酮飲食、斷食或減重藥物常被討論,尤其,不少人看到身邊有熟識的朋友快速減重,往往會忍不住心動,卻忽略了個人健康狀況適不適合。

康宏銘門診還有另一名65歲男性,中廣身材,有近20年的糖尿病史,接受胰島素注射及口服藥物治療,血糖控制尚可,也是因為看到友人減重有成,跟進節食減重,還自行減少胰島素注射,短短幾天就出現噁心、嘔吐、呼吸並伴隨有水果味,還好及早警覺回診就醫,診斷為正常血糖酮酸中毒。

康宏銘提到,減重目標是要減少體內脂肪,酮酸生成雖然是燃燒脂肪的象徵之一,但如果體內聚積了大量酮酸而無法排除,是相當危險的狀態!特別是自行使用藥物合併生酮飲食、斷食療法減重,有相當高的酮酸中毒風險。

酮酸中毒的症狀有哪些?包括:噁心、嘔吐、脫水、呼吸有水果味、發燒、意識模糊、低血壓、休克等。常發生於糖尿病患血糖控制不佳或自行減少胰島素用量時,體內胰島素量跟不上血糖上升,身體只能燃燒脂肪作為能量來源支持活動所需,在這過程中酮酸過多無法代謝便易引起酮酸中毒;一般人減少特定食物攝取、大量飲酒、有慢性肝臟疾病等,也有可能發生。

康宏銘強調,健康的減重應從飲食及運動著手。飲食上首推均衡飲食,盡量避免精製醣類,但還是要有適量的碳水化合物,並補充足夠的水分;如要拉長飲食間隔,可從溫和的1212間隔飲食或168斷食開始。運動建議每周至少進行5次,每次30分鐘以上的中強度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等,逐漸增加運動的時間和強度,以免運動傷害。

採取間歇性斷食或其他更嚴格的飲食方式,如果又同時採行藥物減重,或是本身為糖尿病患者,醫師提醒,一定要在充分的醫療諮詢及監督下執行才安全。

康宏銘說,維持體重對於身體健康是有幫助的,但體重控制的過程中,也要選擇適合的方式,特別是慢性病患者,最好與醫師討論後執行,以免體重減輕卻引起其他副作用,對身體造成危害。

照片來源:榮新診所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沒睡醒一口灌下冰箱「稠稠的」瓶裝咖啡 17歲男孩竟缺氧險喪命

兒童誤食毒物「3天就1件」 長庚研究:比殺蟲劑還常惹禍的是「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中剩餘的藥、過期的藥,甚至於是保存不佳變質的藥,該怎麼處理呢?事實上,藥師表示,只要不是5大類高汙染藥物,其實是可以丟垃圾桶的,像是沒吃完的感冒藥、綜合維他命等無危害性的藥品,民眾可以居家自行處理,但得先學會簡易處理步驟。 廢棄藥...

閱讀詳情 »

中國傳出鼠疫疫情,造成人心惶惶,到底該如何預防鼠疫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台灣已多年未有鼠疫疫情,但為預防鼠疫感染,建議民眾最好避免前往鼠疫病人地區、避免與鼠疫患者接觸;若人在鼠疫流行地區者應避免被跳蚤叮咬,且居家環境應嚴防嚙齒類動物進入屋內,多一分留意就能多一分安心。  北京近日傳出鼠疫疫情,...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呼吸出現「咻咻」聲,我家小孩是氣喘嗎?秋冬季節又到氣喘好發的高峰,究竟有哪些狀況是危險訊號,醫師提醒,如果小朋友有胸悶、喘鳴聲,甚至呼吸困難,或時常咳嗽感冒,一個月好幾次,吃了感冒藥,但是症狀並沒有明顯改善,這一類的兒童就可能有氣喘...

閱讀詳情 »

Vicky原來是典型的亂牙小妹,小虎牙雖然滿可愛的,但笑起來還是有些扣分,經過隱適美全球案例(Global Invisalign Gallery)得獎醫師─邱琬棋醫師巧手矯正後,昔日的亂牙少女已是氣質滿溢,帶著白齒齊牙、黃金燦笑,大家都羨慕的說:Vicky的笑容轉變,整個氣質大不同了! 數位矯正時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