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花生醬保存不當潛藏毒素?!醫師教你3招避險

花生醬保存不當潛藏毒素 醫師教你3招避險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整理 資料來源/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我在當總醫師的時候遇過一位70歲的男病患,他被家人帶來看診的原因是皮膚在兩週內開始泛黃, 而且半年來已經瘦了5公斤,胃口變得很差,很瘦沒有甚麼脂肪跟肉,肚子摸起來可以直接摸到肝臟的地方,也就是腹部右上邊的位置有凸凸硬硬的東西在裡面,腹部超音波看到多顆肝腫瘤,最大的有10公分,屬於中期的肝癌,住院當中也檢查了為什麼會導致肝癌的原因,包括常見的B肝C肝病毒,自體免疫肝炎等都沒有問題。一級致癌物黃麴毒素
病人說也沒有喝酒,唯一可能的是他開花生醬工廠已經數十年了,自己也常常會吃花生的產品,後來這個被認為是最可能導致他肝癌的原因。一般臨床上,無法抽血或是做肝臟切片,檢測你身上是不是有黃麴毒素,所以醫師都是根據病史來做推論的,不過早在1987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宣布黃麴毒素是一級致癌物,所以大家還是要特別小心。

在潮濕的環境下,穀類等食物會發黴,而當中常見的黃麴菌(aspergillus flavus)產生的黃麴毒素可能就存在了。過去的調查有提到花生粉及花生醬存在毒素的情況最嚴重,主要是保存不易,毒素必須以高溫近260度才能被破壞。

所以下次在吃豬血糕或其他會加很多花生粉的小吃時,還是要酌量,其實不只是花生,還有小麥玉米等雜糧也會,重點是保存方式。然而花生粉、花生醬是最難看到主原料花生的原形,所以很難預防。
原形食物最安心
不過大家也不必過度擔心,因為癌症都是慢性暴露在致癌毒素下才會產生,偶爾吃吃不會致癌的。要靠飲食要多樣化,忌多年來都只吃特定食品,尤其避免加工食品,多吃食物原形,自己烹飪最好。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產疫苗最新進度又有好消息!食藥署今(29)日宣布有條件核准聯亞生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COVID-19候選疫苗的第二期臨床試驗計畫,只要聯亞補齊尚缺的疫苗檢驗報告書等技術性資料,就可以開打在人體之上,成為國內3家投入國產疫苗廠商中第2家進入二期者。食藥署也透露,率先進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預防腸癌上身,只盯緊飲食還不夠!國健署今(29)日提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約有多達4分之1(21到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過去這一整年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低民眾外出活動的意願,可能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不良的飲食習慣,眾所皆知是大...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依據內政部統計,台灣去年新生兒人數僅16.5萬人,創歷年新低,死亡人數為17.3萬人,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人口首度負成長。至於出生率最高的縣市,由彰化縣奪冠,彰化縣從2019年的第三名,到以9.53%躍升2020年冠軍,彰化基督教醫院位於出生數最多的縣市,對於新生命...

閱讀詳情 »

記者李訢愷/台北報導 近年來,社會上的自我傷害事件頻傳,看到許多不同年齡層的自我傷害案件,尤其是青少年自我傷害的消息,經媒體報導之後,總會引起社會大眾、學校以及政府單位的震驚與關切。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是國家未來的希望,為何在生命剛起步的時候就選擇以自我傷害做為結束生命呢?是值得我們關心與重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