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嬰兒自閉症早期跡象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數據,自閉症其實在嬰兒時期就可以察覺出一些早期跡象,保握時間即早就診會是治療自閉症的關鍵。

自閉症是一種複雜的發育障礙,會影響玩耍、學習和溝通等社交技能,症狀從輕微到嚴重都有。美國兒科學會2018年12月的一份報告估計,美國每40位兒童就有1位受到自閉症的影響。造成自閉症的確切原因目前尚未得知,但醫界認為主要來自環境和遺傳雙重因素。專研自閉症的臨床心理學家Thomas Frazier博士表示 : 「如果兄弟姊妹患有自閉症,自身的風險將增加到約20%。」其他風險因素包括早產、出生體重過輕、分娩併發症以及高齡產婦。

根據症狀和嚴重度,一些父母在孩子6-12個月大時即可認出自閉症。Frazier博士提醒 :「多多留意寶寶是否會對身邊的人事物有所反應。在生命的第一年內,嬰兒會開始牙牙學語,手指也會好奇地指著週遭環境,對父母開心地微笑,並且試著與父母溝通。」患有自閉症的嬰兒有時無法藉由聲音或手勢進行交流,也可能無法回應社交刺激。

嬰兒自閉症早期跡象

  • 嬰兒0至3個月大的自閉症跡象 :

高風險自閉症寶寶的眼睛不會追隨著移動中的物體,他們反而可能會被毯子之類的東西所吸引。對於大聲的聲音也不會有所回應,不會抓取或握住物品,不會對人微笑,不會牙牙說話,也不會留意到身邊出現的新面孔。

  • 嬰兒4至7個月大的自閉症跡象 :

不會轉頭尋找聲音的來源,對於照顧者沒有任何的情感表現,不會笑也不會發出叫聲,不會伸手去拿物品,不會自己微笑,不會試圖做出動作來吸引旁人的注意力,對於躲貓貓等遊戲不感興趣。

  • 嬰兒8至12個月大的自閉症跡象 :

不會爬行,不會像一般寶寶說出簡單的字,不會揮手或搖頭,對於物品或圖片也不會好奇地伸手去指。

不過兒童心理研究所自閉症中心資深主任Mandi Silverman博士提醒表示,上述這些行為觀察並不是自閉症的確診證據,而只是醫生進一步評估的依據。如果家中孩子有這些跡象,Frazier博士建議立即帶孩子尋求兒科醫生的專業診斷及治療。

早期治療意味著幫助寶寶應付自閉症的症狀,甚至有可能改變這些症狀。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言語治療、職能治療、心理健康諮詢以及專家認為可以幫助孩子茁壯成長的其他任何事情都是適合的療程。Silverman博士表示,治療的最終目標就是「使症狀更易於控制並盡可能地改善孩子的生活」。

ReferenceEarly Signs of Autism in Babies

相關推薦

對於不想生育的夫妻來說,結紮手術相對是比較一勞永逸的方法。然而,聽到手術二字不免讓人擔心,手術會不會有風險?會不會很麻煩?日後要是後悔了還有得救嗎?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陳菁徽醫師表示,其實男女性都可以進行結紮手術,且日後要是後悔皆可再重新接通以恢復生育能力,且男性結紮較女性來的省時、省事與省錢...

閱讀詳情 »

納豆被視為日本的養生食材,據知日本人吃納豆已有一千年以上的歷史,甚至被視為是日本人長壽的關鍵之一。近年來許多關於納豆的研究發現,納豆經發酵後會產生納豆菌酵素,也就是納豆激酶 (NattoKinase) ,可改善血栓、促進體內循環,達到預防心血管疾病風險,可說是納豆的精華成分。然而,資深營養師袁毓瑩表...

閱讀詳情 »

激烈運動、爬山健行過後覺得膝蓋痠痛無力嗎?或是年長者覺得膝蓋疼痛不適?中西醫師陳至奐醫師提醒,可適度按壓膝蓋周遭的穴道,幫助促進血液循環,改善不適感受喔!  膝蓋承受著人體的重量,無論走、跑、跳都需要靠膝蓋組織的支撐、減壓,因此劇烈運動、不當姿勢,甚至是自然老化都會造成膝蓋損傷而出現痠痛腫脹感,建議...

閱讀詳情 »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孩童的蛀牙率偏高,高達8成的5歲孩童都有齲齒問題。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表示,為了提升牙齒保健效果,5歲以下孩童可每半年免費塗氟一次,而自105年7月1日起,衛福部開放家庭使用「氟鹽」,以幫助維持牙齒健康。  為了改善幼童高蛀牙率的問題,衛生福利部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