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嬰兒自閉症早期跡象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數據,自閉症其實在嬰兒時期就可以察覺出一些早期跡象,保握時間即早就診會是治療自閉症的關鍵。

自閉症是一種複雜的發育障礙,會影響玩耍、學習和溝通等社交技能,症狀從輕微到嚴重都有。美國兒科學會2018年12月的一份報告估計,美國每40位兒童就有1位受到自閉症的影響。造成自閉症的確切原因目前尚未得知,但醫界認為主要來自環境和遺傳雙重因素。專研自閉症的臨床心理學家Thomas Frazier博士表示 : 「如果兄弟姊妹患有自閉症,自身的風險將增加到約20%。」其他風險因素包括早產、出生體重過輕、分娩併發症以及高齡產婦。

根據症狀和嚴重度,一些父母在孩子6-12個月大時即可認出自閉症。Frazier博士提醒 :「多多留意寶寶是否會對身邊的人事物有所反應。在生命的第一年內,嬰兒會開始牙牙學語,手指也會好奇地指著週遭環境,對父母開心地微笑,並且試著與父母溝通。」患有自閉症的嬰兒有時無法藉由聲音或手勢進行交流,也可能無法回應社交刺激。

嬰兒自閉症早期跡象

  • 嬰兒0至3個月大的自閉症跡象 :

高風險自閉症寶寶的眼睛不會追隨著移動中的物體,他們反而可能會被毯子之類的東西所吸引。對於大聲的聲音也不會有所回應,不會抓取或握住物品,不會對人微笑,不會牙牙說話,也不會留意到身邊出現的新面孔。

  • 嬰兒4至7個月大的自閉症跡象 :

不會轉頭尋找聲音的來源,對於照顧者沒有任何的情感表現,不會笑也不會發出叫聲,不會伸手去拿物品,不會自己微笑,不會試圖做出動作來吸引旁人的注意力,對於躲貓貓等遊戲不感興趣。

  • 嬰兒8至12個月大的自閉症跡象 :

不會爬行,不會像一般寶寶說出簡單的字,不會揮手或搖頭,對於物品或圖片也不會好奇地伸手去指。

不過兒童心理研究所自閉症中心資深主任Mandi Silverman博士提醒表示,上述這些行為觀察並不是自閉症的確診證據,而只是醫生進一步評估的依據。如果家中孩子有這些跡象,Frazier博士建議立即帶孩子尋求兒科醫生的專業診斷及治療。

早期治療意味著幫助寶寶應付自閉症的症狀,甚至有可能改變這些症狀。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言語治療、職能治療、心理健康諮詢以及專家認為可以幫助孩子茁壯成長的其他任何事情都是適合的療程。Silverman博士表示,治療的最終目標就是「使症狀更易於控制並盡可能地改善孩子的生活」。

ReferenceEarly Signs of Autism in Babies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短短3周,本土疫情已飆破7千例、死亡人數累計破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1)日公布國內新增27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74例本土個案及4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73例,總計351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5例死亡。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資料,從5...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灣齊升三級警戒,全民自主封城究竟有沒有效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1)日給了好消息,觀察疫情是否反轉的重要指標之一的「Rt值」,2周以來已經從最高峰的15降到1.02,陳時中表示,顯示疫情朝向可控的範圍在前進「這個是比較好的情況」、「大家的犧牲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本島疫情大爆發,為確保離島醫療量能不被一擊就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1)日宣布新禁令,將針對台北松山、台中、嘉義、台南及高雄小港國內5個國內航線的航空站,設立篩檢站,現場有症狀者就不准搭機;過去二周內有症狀者須配合接受抗原篩檢為陰性,才能搭機。 中央流行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支援前線!台灣又有基層醫護站出來。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邱泰源今(31)日表示,已經協調好全台6、7百個社區醫療群,共計2千多名基層醫師已報名,可支援包括社區篩檢站的篩檢工作,及集中檢疫所、居家隔離者的視訊醫療所需,希望能分擔工作,讓「在醫院忙的,就在醫院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