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嬰兒黃疸不退、解灰白便 小心膽道閉鎖

嬰兒黃疸不退 解灰白便 小心膽道閉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新生兒黃疸加深、糞便變色,恐是膽道閉鎖造成!樂樂出生一個月大打預防針時被告知可能為母奶性黃疸,之後慢慢會退。但最近,已2個多月大,因食慾不好,肚子脹而就醫,經醫生檢查發現,樂樂身上仍持續有黃疸,仔細詢問才知道樂樂近來一個月的大便顏色越來越白。緊急住院檢查後發現是膽道閉鎖,故接受手術治療,手術中發現肚子有少許腹水,且肝臟病理切片發現已有輕微纖維化的情況。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腸胃科徐千婷醫師表示,膽道閉鎖是種罕見、漸進性的膽道系統發育異常疾病。病人因漸進性的膽道狹窄,膽汁無法流通而造成持續性黃疸和灰白便。

膽道閉鎖拖不得 嚴重恐肝衰竭

徐千婷醫師指出,葛西氏手術是目前治療膽道閉鎖常見的手術,目的為用小腸取代狹窄的膽道連接肝臟,重建膽汁流通。一旦診斷為膽道閉鎖須儘早接受手術治療,否則肝臟會快速纖維化,進而變成肝衰竭。

膽道閉鎖是一漸進性的疾病,有可能出生時大便顏色正常,但之後慢慢變淺。徐千婷醫師提醒家長,要持續注意小孩大便顏色,一旦出現灰白便要儘速就醫。另外,單用肉眼觀察膚色,無法區分母奶性黃疸與膽道閉鎖,建議抽血檢驗「直接型膽紅素」來區分。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43歲的吳先生左側臉部腫痛,尤其眼睛周圍最嚴重,合併有黃綠惡臭之鼻涕長達4~5五個月,就醫經鼻內視鏡、電腦斷層檢查後診斷為左側慢性鼻竇炎,接受功能性鼻竇內視性手術後,隔天疼痛感即消失。 鼻竇炎好發中年人口 4症狀助分辨 收治個案的衛福部臺南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呂宇城表...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長輩常說「胖一點是福氣」,但過度肥胖,卻會為身體帶來許多不便,更是造成慢性病的元凶!根據調查顯示,我國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由82~85年的32.7%上升至94~97年的43.4%,增加10.7%,國健署因此自100年起辦理健康體重管理活動,102~104年成人過...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一位10多歲女童,因其表姊有開放性肺結核,經檢測後符合潛伏結核感染之治療。但家人考量年紀輕恐怕藥物的副作用,未接受預防治療。一年後發生喘鳴、咳嗽,輾轉多家大型醫院,以氣喘治療症狀未改善,最後經支氣管鏡檢查,發現是氣管結核引起呼吸道狹窄,也就是結核病接觸者未接受潛伏...

閱讀詳情 »

每天都會使用到的毛巾來擦拭身體各個部位 可能毛巾都會固定洗乾淨,但是你知道光是洗乾淨是沒有用的嗎?? 毛巾使用半年之後細菌數增加萬倍!!!但是放進微波爐裡面卻可以有效幫忙殺菌 大陸生命時報指出只要簡單的將毛巾洗乾淨之後擰乾 把毛巾放進微波爐裡面,然後加熱3至5分鐘,或以沸水煮5分鐘 就可以有效幫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