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嬰幼兒患病死亡率高 謹記「543」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嬰幼兒患病死亡率高 謹記「543」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延燒,也連帶提升民眾防疫意識,但除了新冠肺炎之外,其實還有許多傳染病,嚴重性也不容忽視。其中,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主要透過無症狀帶菌者之鼻咽喉分泌物或飛沫而感染,因早期症狀特異性低、且臨床表現多樣、類似流感,易被家長忽略。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暨馬偕兒童醫院邱南昌醫師說明,嬰幼兒如長時間接觸感染者或帶菌者,發病率更是常人的500-800倍,再加上極高的重症率與致死率,被喻為嬰幼兒健康的隱形危害!

嬰幼兒為最大受害者 24小時內病情快速進展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以高帶菌率、重症率與死亡率出名,全球每年約有超過250萬人遭受腦膜炎危害,近23萬人死亡且高達50萬人因併發症而生活失能。而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台灣近18年每年皆有本土確診案例,代表著社區裡潛藏著感染風險,隨時皆可能爆發,籲民眾千萬不可輕忽。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暨馬偕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紀鑫主任表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與新冠肺炎最大的不同,在於嬰幼兒為最大受害者。以發生率與重症率來看,新冠肺炎確診者中50歲以上占近5成,且重症與死亡的風險隨年齡上升而增加;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則是嬰幼兒有最高的發生率與重症率,高達3成以上的感染者是4歲以下嬰幼兒。

紀鑫主任提醒,一旦感染,病情可能於24小時內急轉直下,約5%-20%患者染病後24小時內會直接進展成嚴重腦膜炎敗血症,且每五位感染者中就有一位終其一生會受嚴重併發症所擾,包含重大截肢、腎衰竭、腦性麻痺、智力損傷、聽力喪失等等。

預防勝於治療 醫:高風險群建議施打疫苗 

有鑑於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對於嬰幼兒的高威脅性,英、澳等先進國家已將各血清型疫苗列入嬰幼兒常規疫苗接種。先進國家把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納入常規接種,由此可見各國對腦膜炎的重視與疾病預防的重要性。

過去台灣針對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有四價接合型,僅可預防A、C、Y和W- 135等四型,並不包含台灣較為流行的B型。邱南昌理事長解釋,由於細菌結構型態與人體神經元相似且具有高度多樣化,過去在疫苗研發上非常艱難與耗時。然而,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及疫苗的發展,現在已可透過疫苗預防5種型別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預防勝於治療,邱南昌理事長提醒,根據學會預防指引,建議嬰幼兒以及嬰幼兒照護者接種疫苗,除此之外,其餘高風險族群,如:居住或即將前往高盛行地區者、先天無脾或脾臟切除者、HIV 感染者、補體缺損或免疫缺損者等,也建議同時接種B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與腦膜炎雙球菌四價接合型疫苗。 

提升保護力也要超前部署 謹記「543」口訣

每年冬、春兩季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好發季節,面對即將到來的流行高峰期,為提升大眾的疾病意識與預防觀念,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公布最新《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預防指引》,建議民眾可依照台灣流行的血清型別,優先選擇最符合的預防型別疫苗,並搭配良好衛生習慣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同時,學會也以「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謹記『543』保護全方面」作為口號,希望呼籲「5」大族群,留意「4」大症狀(嬰幼兒:發燒、嘔吐、躁動不安、活動力差;成人:劇烈頭痛、高燒不退、噁心嘔吐、神智不清),並透過「3」招(維持良好衛生習慣、避免長時間處於密閉擁擠空間與接觸呼吸症狀患者、接種疫苗)來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侵襲。

嬰幼兒患病死亡率高 謹記「543」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公布最新《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預防指引》,「543」口訣提升保護力。

【延伸閱讀】

精準醫療台灣肝臟移植手術領先全球 放射科如同「肝臟移植領航員」

特發性肺纖維化成因不明 醫點名「這些」高危險群!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0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雖然今(9)日台灣持續未傳出新冠新確診案例,但各界焦點關注「急難紓困實施方案」擴大對象,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強調「地方免責、中央審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部分給中央審查案件,心算就能確認結果,不需要再給中央重複審查,減少流程才能讓紓困金快速給予民眾。 ...

閱讀詳情 »

手部按摩是一種簡便易行,人人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自我保健的養生法。我們藉由按摩刺激手部反射區,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提高自身的免疫系統功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系統,持之以恆的按摩雙手來自我保健,便能調整身體異常狀況,找回健康,一切安好。 手部按摩:內耳迷路   內耳迷路:頭昏、眼花、平衡障礙、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30多歲的楊小姐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定期在腸胃肝膽科門診追蹤,目前肝功能正常,肝臟超音波也沒有異狀,已經懷孕12周的她,儘管有些孕吐不適,但產檢時母親胎兒都很正常,回門診追蹤時仍不免擔心的追問醫師,自己B型肝炎表面抗原呈現陽性,會不會讓寶寶也罹患B肝?醫師表示,懷孕時控制B...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八十五歲的陳姓患者最近半年來,右下肢感到非常的酸麻無力導致行動不便,由女兒陪同到童綜合醫院骨科部陳聖祺醫師門診就醫。安排進行神經學檢查發現,右下肢多重神經根分佈的位置出現麻痛及無力的症狀,經核磁共振掃瞄顯示,第二至第五腰椎有嚴重的脊椎神經管狹窄症及神經壓迫。傳統脊椎手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