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子宮內膜癌術後易水腫 前哨淋巴結造影有助解決

子宮內膜癌術後易水腫 前哨淋巴結造影有助解決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子宮內膜癌列居國內十大癌症的第十位,且每年發生率有逐漸增加趨勢,包括肥胖、高熱量高油飲食、賀爾蒙因素、老化、缺乏運動等因素都可能埋下致病的危險因子。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主治醫師林俊宏指出,治療上,可採傳統開腹式手術、微創手術等,若未有生育考量,則會建議切除子宮、卵巢、輸卵管、骨盆腔等,再依照患者癌症期數給予合適治療方式。

50歲婦下肢淋巴水腫 原來是淋巴廓清術後併發症

一名50多歲婦人為子宮內膜癌病人,接受子宮內膜癌手術後,出現下肢淋巴水腫,後續更演變包括左邊腳掌至大腿都出現水腫現象,甚至比右邊正常下肢腫了約兩倍,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林俊宏醫師表示,此患者屬於典型的子宮內膜癌淋巴廓清術後產生的併發症,因此為了減少類似情況再發生,奇美醫學中心引進前哨淋巴結造影術,有助於減少患者全面淋巴結廓清術相關的副作用。

過度清除淋巴結 恐影響患者生活品質

林俊宏醫師解釋,許多子宮內膜癌病人接受全面淋巴結廓清術後,可能出現淋巴水腫、下肢淋巴無法回流導致腫脹等副作用,但根據大型跨國隨機分配研究顯示,淋巴結廓清術對於早期子宮內膜癌病人不僅在治療上未有太大幫助,若過度清除淋巴結,也恐影響患者後期生活品質,因此若能透過前哨淋巴結造影術協助,不僅能減少後遺症,也因取出的淋巴結較精準,手術副作用相對降低,也減少手術出血量。

奇美醫引進前哨淋巴結造影 成功完成七例個案

前哨淋巴結造影就是利用造影劑注入腫瘤周遭組織,透過造影劑沿著淋巴管前進,使螢光反應讓前哨淋巴結變亮,幫助醫師能精準切除該前哨淋巴結而不必將所有淋巴結都移除。林俊宏醫師強調,截至去年底,醫學中心已成功完成七例相關個案,且目前並無明顯併發症,因此除了透過定期抹片篩檢,若出現不正常陰道出血就應儘早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

高風險多發性骨髓瘤別放棄 醫提2關鍵籲「接受治療」!

她痔瘡發作貧血需送院輸血! 超音波刀微創治療解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9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內目前許多醫學中心出現急診壅塞、待床時間過久、急重症與輕症混合就醫的情形。台大醫院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共同推廣「聰明就醫」,期望減少不必要的醫療介入,協助台灣過渡到超高齡的老化社會。推動聰明就醫 邀請日本學者來台台大醫院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共同主辦雙北市「聰明就醫、醫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乳房會痛是乳癌,不會痛就沒關係嗎?53歲的黃小姐,因怕痛沒有定期乳房攝影篩檢。某天洗澡時發現乳房靠近腋下處出現滑來滑去的硬塊,原以為是肌肉,但之後又發現腫塊固定,自我安慰認為不會痛就可以放心,遲遲未去檢查。直到4年前工作聽到大家在討論乳癌,才下定決心就醫檢查。現今乳癌治療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柯欣妤報導)近年來,自閉症案例數不斷成長,盛行率大約是萬分之五到十左右,在臺灣受影響的人口約一萬到三萬人之間。由於受到電影及社會的誤解,使得民眾認為自閉症的孩子,都有一些異於常人的特殊能力;其實,有很多自閉症孩子因為受限於本身症狀嚴重程度、先天能力、以及對治療反應不佳等,需要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75歲的老翁,近兩三個月來發現,他的雙腳足底陸續冒出許多不痛不癢的棕黑色斑塊,起初以為是香港腳,自行去藥房買藥膏來擦,不僅不見效,還愈冒愈多,老翁因憂心腳底會產生病變,趕緊前往皮膚科求診。經皮膚切片檢查,所幸僅是色素沉澱增多,而非產生黑色素細胞癌的變化,目前仍在定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